甘奇自然是猜不到老頭是誰,所以笑道“老丈,在下甘奇,實在猜不出老丈是哪位貴人,敢問一聲,還請老丈勿怪。”
老頭忽然哈哈一笑,捋著頜下散亂的胡須,開口說道“老夫狄青!”
甘奇聽得“狄青”二字,差點腿都沒有站穩,口中結巴說道“狄……狄大將軍……狄樞密,您老怎么到這里來看相撲來了?這些東西豈能入得您老之眼啊?”
甘奇驚訝是驚訝,但也反應極快。不是甘奇沒有見過世面,實在是“狄青”這兩個字太過嚇人。
狄青何許人也?那是北宋朝一尊戰神,年少因斗毆獲罪在西北當兵,當時正值黨項人李元昊作亂立國,狄青在與西夏的作戰中勇猛無比,因戰功步步高升,甚至打得李元昊俯首稱臣,后來狄青在與黨項人的作戰中,立無數功勛。
當時范文正公范仲淹在西北之時,極為賞識狄青,甚至親自送狄青《左氏春秋》,教狄青讀書。
狄青每每上陣,戴著銅面具,披頭散發如瘋魔,身先士卒打馬沖陣,后來西夏人甚至見他就跑。
狄青之威,還遠遠不止如此,南方蠻人儂智高叛亂,狄青五日夜襲昆侖關,平定南方。
如此一尊戰神,后來功升樞密院副使,到了汴京當官,如今已有四年。
樞密院副使,大概就是。官職實在不小,只是狄青這個官當得實在不愉快,甚至當得憋屈。
這大概就是大宋朝真正為人詬病之所在,甚至都不能用“重文輕武”來形容了,而是“重文防武”。大宋朝,文人高高在上,武人一旦威名鵲起,反而會被嚴防死守,打壓也是常有。
這也是大宋朝的心虛所在,趙家天下,來路不正,乃武將篡權而得。心虛之下,怕就怕別的武將也會做這樣的事情。
狄青這四年京官,當得實在憋屈,朝中御史臺那些文官,幾乎已經把眼睛長在了狄青身上,盯著狄青一舉一動。也難怪此時當著大官的狄青會一個人到街上來看人相撲。
實在可悲。
甘奇懂得這些,所以再看面前這個老頭的時候,多少有些惋惜之感。甘奇之所以懂得這些,也是因為上輩子在爺爺的影響下,打小就聽了許多評書與戲曲,對于許多歷史故事有過不少了解。
老頭狄青見得甘奇驚訝的模樣,似乎極為受用,笑得很是開心,說道“嘿嘿,你小子可還敢找老夫要錢嗎?”
甘奇聽狄青這么說,心下一橫,說道“狄樞密乃勇武無當之猛士,豈能見人如此耍弄假把式?”
狄青忽然雙手一拍,說道“好,你這小子還真有幾分膽識與智慧,老夫雖無余財,但也助你一臂,此事辦妥了,老夫這每日閑暇,也有個去處。”
甘奇恭恭敬敬一拱手“狄樞密放心,此事在下一定辦得妥妥當當。”
狄青點點頭,又起步往內城方向而去,還問“你姓甘,可是城外那個甘家村?”
“正是甘家村。”甘奇答道。
“嗯,老夫回了,你也不必多送,明日在家等候就是,有人會帶錢上門去找你的,到時候讓他與你一起做成此事。若是賺錢了,你就分與他吧,也算是他安身立命之本。”狄青說完這一語,不知為何有了一些惆悵之感。
甘奇見得狄青忽然惆悵起來,開口問道“不知狄樞密要派何人來?”
狄青倒也不遮掩,只道“我兒狄詠,四子之中,就屬他還對器械拳腳下足了苦功。”
甘奇點點頭“在下明日在村口恭候。”
狄青點點頭,也不多言,把手臂抬了抬,示意甘奇不必再送了,加快腳步而去。
甘奇站在狄青身后,忽然想起了狄青剛才的話語中的惆悵,如此高官之后,兒子卻只能做買賣當安身立命之本,著實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