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堿!純堿!純堿!為毛其他穿越的男主角一天內就能燒出玻璃?!我不服!”
作為京城大學雙料碩士的劉徹仰天長嘯道,事實證明,光燒石頭是燒不出玻璃的。
好吧,不得不說,新中國素質教育下的產物往往是高分低能,至少劉徹就是其中一個悲催的產物。
玻璃的輔助原料包括澄清劑、助熔劑、乳濁劑、著色劑、脫色劑、氧化劑和還原劑等,現在一概沒有,劉徹想不出也沒心情去想該怎么弄出來,只好先試著燒制劣質玻璃。
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純堿、石灰石和長石,其中只有純堿最難搞。純堿,就是碳酸鈉,俗名蘇打。
為了搞到純堿,劉徹又昏睡了整整一天,查找相關的資料。
天然的礦物堿主要來自堿湖和固體堿礦。它們是最主要的天然堿資源。通常所說的天然堿,是指主要化學成分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一類礦物。
后世中國,以內蒙古的堿湖最多,西藏高原是現代鹽堿湖的集中地。地處中原的南襄盆地是古代天然堿的重要產地。
劉徹郁悶了,此時此刻,后世的內蒙古還在匈奴手里呢。至于南襄盆地,是在梁王劉武手中。老天爺這不是玩人么?!
值得慶幸的是,許多植物體內含有碳酸鉀和碳酸鈉,當它們腐爛或被燒成灰燼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鈉,其質量分數高達三成。明朝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寫到“采蒿蓼之屬,曬干,燒灰,以原水淋汁。”
農村歷來將柴草燒后的草木灰叫作小灰石灰稱為大灰,放在筐子中經水淋,可得灰水,其中含有鉀堿,俗名草堿。洗滌衣物就是利用它的強堿性。有些植物,特別是生長在鹽堿地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較多的鈉離子。用它們燒成的灰含有較多的堿碳酸鈉。
好吧,找來草木灰后,原料算是齊了。
將塊狀原料(石英砂、純堿、石灰石、長石等)粉碎,使潮濕原料干燥。隨后為了保證玻璃質量,劉徹還專門找來磁石,對原料進行了除鐵處理。當然了,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除鐵處理,只是劉徹為其接受的二十多素質教育找點面子。
到燒制階段有遇上大問題了,溫度需要達到一千五百度以上,少府的青銅作坊熔煉溫度不過一千度,由于冶煉爐的溫度大約是一千一百度。哪怕是經過劉徹增加的鼓風設備,也不過一千兩百多度。
太悲哀了!
造個玻璃都需要面提升社會技術等級,怪不得后世新中國勒緊褲腰帶也要搞航母,這可是帶動整個國防產業技術發展的東東。
好吧,不能用煤和木炭了。
劉徹作為大漢科技水平的頂尖代表人物,決定親自在少府內制作焦炭。
煙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到一千度左右,經過干燥、熱解、熔融、粘結、固化、收縮等階段最終制成焦炭,這一過程叫高溫煉焦(高溫干餾)。
煤,漢代的人認為是“天火劫燒之灰”,稱為“石炭”,煤炭已成為冶鐵業的燃料。在長安城外數十里處,便有數座石炭窯,所以劉徹倒是不擔心材料來源問題。
至于技術方面,劉徹找到了唐朝就出現的土法煉焦技術。
劉徹蠻橫的占用了少府燒制陶器用的一個爐窯(他不敢占有瓷器窯口,會被皇帝老爹打死),沿著窯室側壁開挖了導火道,指揮著下人把一車車黑乎乎的石炭放進窯內
當少府的少監(二把手)陳央看到大變樣的陶窖,差點沒噴出一口血來,覺得腦袋已經不在自己的脖子上了。
要重新修葺這個爐窯,少不得要幾天工夫。年首快到了,陳央負責宮中各種器物的制備,如今少了個爐窯,到時交不了差可怎么辦?
急不可耐的劉徹可沒心情搭理他,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