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日后,廣川王劉越和膠東王劉寄的正妃人選終是落定。
劉寄選了高陵候趙周府上的嫡長女,顯是經過仔細權衡的結果。
趙周之父趙夷吾曾任楚國太傅,楚王劉戊造反時因寧死不從而遭處死,吳楚之亂平定后,漢帝劉啟則因其父忠君有功,封趙周為列候,食邑高陵縣就在長安的北邊。
因高陵縣位處京畿,趙周可收部分租賦,卻未在封地設府,而是居住在長安城的北闕甲第。
趙氏底蘊不厚,又舉族住在長安,劉寄與之聯姻,皇帝劉徹自可安心。
劉越更是再次表現出遠較其年歲更為成熟的政治智慧,欲迎娶丞相袁盎的嫡長孫女為妻。
依照常理,丞相為百官之首,親王與之聯姻,難免會惹得皇帝猜忌。
然劉越此番選擇卻讓皇帝劉徹乃至太上皇劉啟再度對他高看一眼,只覺過往不顯山露水的他實是眾多兄弟中目光最長遠,心思最通透的。
丞相袁盎雖是位高權重,但已年過花甲,數年內必將告老致仕。
袁盎之父曾是楚地盜匪,發家后洗白,以楚地富戶的身份遷徙到京畿安陵邑,即漢惠帝陵邑,兩個兒子也得以改冊士籍,進而出仕為官。
(特別提醒皇帝在世時就要提前為自個修陵,袁氏遷入關中和袁盎兄弟出仕皆是在惠帝朝。)
侍奉帝陵的家族若無圣旨,不得外遷,袁氏實則算是替惠帝守陵的家族。
袁盎的兄長袁噲雖曾在文帝朝位列諸卿,但因其早逝,沒甚么大功,故后人未得太大蔭蔽,是以袁氏的本支屬袁盎這房,袁盎的嗣子居于安陵打理族業,未出仕為官。
袁盎為歷經四朝的元老重臣,告老致仕后必可因功封侯,蔭蔽子孫,又因其嗣子無官身,其嫡長孫女若將嫁入天家,必會提前繼蔭封君。
(筆者再注劉盈后的劉恭和劉弘兩位少帝為傀儡,無帝號,且惠帝和文帝為兄弟,而非父子,故漢人慣常視文帝朝接續惠帝朝,四朝元老由此而來。)
劉越若娶得袁氏女,日后嗣子承襲王位和封地,嫡女則可承襲母爵和湯沐邑,又因袁氏無實權,陛下可安心,且袁氏積富多年,袁盎又被接連賜下大筆皇室實業的份子,有此財力雄厚的母族,劉越不必太過擔憂子孫庸碌無能,會活活餓死。
更重要的是,袁盎向來是最堅定的?;逝深I袖,劉越與之聯姻,便會徹底被歸入這個大派系,順理成章的站上與其他世家派系彼此制衡的位置。
在世家政治盛行的大漢,袁盎在派系內的影響力絕不會因告老致仕而消失,他一日不死,劉越就甩不掉保皇派的標簽,不可能與其他派系過從太密。abc小說網 aa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劉越欲迎娶袁盎的嫡長孫為正妃,是經過精細盤算的,自然能讓皇帝乃至太上皇滿意。
當然,那袁氏女的才貌品性也是上上之選,入得了劉越的眼,配的上這正妃之位。
家有賢妻,夫無橫禍,這是亙古不變的正理。
天家子納妃除卻要考量妻族家世背景,更要考究那女子是否才德兼備。
太上皇劉啟和皇帝劉徹覺著兩女身份合宜,太皇太后,太后,乃至兩位親王的生母王皃姁又皆認同后,此事才真正落定。
臘月中旬,太上皇下旨賜婚,命宗正府和太常府可著手籌備兩位親王的大婚事宜,正婚之期可緩定,先辦好各式儀程即可。
老宗正劉通已沒精力主持此事,便交由太常卿劉歂操辦,又命諸位宗正丞輔之。
劉歂雖是忙得腳不沾地,心下卻是樂意至極,他曉得這兩樁婚事若辦得妥帖,宗正之位就將落定他手。
宗正卿和太常卿雖是并秩,然宗正掌劉氏宗親,太常掌朝儀,何者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