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太上皇會臨朝視政,諸位愛卿皆如往常般奏事治政即可。”
群臣聞言,皆是愣怔,聽陛下這意思,貌似此番出巡不打算帶他們隨行啊。
袁盎亦頗是訝異道“陛下,莫非此番出巡不帶百官隨行?”
“朕何曾說過要帶上諸位愛卿?”
劉徹故作訝異之色,出言打趣道“此番巡狩帶的細柳營,中壘營,郎衛皆是精銳鐵騎,還需備馬換乘,一路疾馳,諸位愛卿多是上了年歲,還是好生留在京城,免得在途中有個頭疼腦熱,也尋不到良醫診治。”
朝臣們皆是面色訕訕,陛下這話明擺著就是嫌他們礙事。
大行令竇浚更是默然不語,蓋因看過那匈奴國書的大行府屬官和前來呈遞國書的匈奴使臣皆已被圈禁,他這大行令也被下了封口令。
滿殿群臣現下還被蒙在鼓里,他自得沉默是金,免得惹怒皇帝陛下。
太尉李廣則是離席出列,躬身道“陛下,那微臣是否需隨行護駕?”
劉徹微是揚眉,李廣統率細柳營多年,長此以往可不是甚么好事。
“朕將于八月中旬離京北巡,煩勞太尉先行前往朔方,云中和上谷,在這三大邊郡提前籌備諸般事宜,待朕巡視。”
劉徹沉吟片刻,復又道“待下朝后,太尉且隨朕去宣室另行詳談此事。”
李廣忙是應諾,又是略顯遲疑道“陛下若要帶細柳營出巡,那該騎營的仆射將官該選何人出任?”
自西征返京后,李廣這太尉就不宜再出任騎營仆射,故細柳仆射是空缺的,皇帝劉徹沒有拔擢將官補任,群臣也不敢出言舉薦。
歷代帝皇最怕兵權旁落,尤是三萬細柳這支身經百戰的精銳騎營,乃是漢軍精銳中精銳,各大世家雖多有覬覦,但尚不至利欲熏心到觸犯皇帝的忌諱,堂而皇之的爭奪統率權。
有些事,皇帝不發話,臣子們是絕不能輕舉妄動的。
劉徹緩聲道“就著平曲候公孫昆邪出任細柳校尉吧。”
李廣稍是愣怔,卻也沒出言反對,躬身應諾便是趨步退回列席,緩緩落座。
朝臣們卻心念驟轉,皆覺陛下怕不是要繼續大力扶持公孫氏,讓其在軍中的勢力可與李氏和秦氏抗衡。
公孫昆邪乃是安夷將軍公孫歂的兄長,衛尉公孫賀的阿父。
公孫昆邪曾任典屬國,秩二千石,位列諸卿,因從周亞夫助平七國之亂有功,封平曲侯。
秦朝時設立典屬國和典客,分別設處理內外的少數民族事務。
大漢立朝后,因施行郡國制度,典屬國主要負責對外事務,同周邊的少數民族各國具體交往由典屬國執行典客則主要負責對內事務,各諸侯國的交往和納貢事宜。
漢帝劉啟即位后,將典客改為大行令,后又因太子劉徹的進諫,將典屬國與大行令的職守完合并,以精簡官制,并使權責合一,避免二者爭功委過。
大行令由竇浚出任,典屬國之位則是削去,公孫昆邪遷任中大夫光祿大夫,為皇帝僚屬。
公孫昆邪倒也沒甚么怨言,畢竟是封了候,又有心給胞弟公孫歂和兒子公孫賀讓路,出任閑職養老也好。
皇帝劉徹現下竟再度啟用公孫昆邪,讓其出任細柳校尉,統率三萬細柳精騎,這豈能不教群臣多做聯想?
劉徹曉得朝臣們的想法,卻也沒太在意。
之所以任用公孫昆邪為細柳校尉,蓋因細柳營為周亞夫創立,而公孫昆邪曾為其麾下大將,在細柳諸將中還是有些熟面孔及不小威望。
況且公孫世家出身匈奴,他若想將細柳營徹底打造嫡系部隊,無疑是極難做到的。
讓頗具威望的公孫昆邪先統率細柳營些時日,將李廣烙下的印記逐步消磨,日后再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