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巡狩邊陲,往往帶有宣揚國威,震懾四夷的重要意義,乃國之大事。
依照周朝古禮,天子五載一巡狩,宜在仲春二月出行,冬月前返抵都城,蓋因先秦時交通不便,出巡大半年也走不得多遠。
秦皇諸侯后,構筑了從咸陽輻射境,四通八達的馳道,短短十二載內便出巡五次,且崩殂在第六次出巡途中。
大漢立朝之初,高祖劉邦為平定諸侯以安寧海內,也多次領軍出巡待到文景兩代帝皇時,國內情勢已較為穩定,出于休養生息,不使勞民傷財的考慮,也就沒再進行大規模巡狩,多是就近在關中各郡縣出巡些時日。
換而言之,大漢已有五十余載未見天子親率大軍巡狩,朝臣們猝然知悉此事,頗有些手足無措,紛紛忙著籌備,只道皇帝陛下會依往例帶百官隨行的。
便連皇后阿嬌聽聞此事,也是興致沖沖的收拾行裝,看得劉徹有些發懵。
“你這是作甚?”
劉徹看著翻箱倒柜的傻婆娘,哭笑不得道“朕此番出巡乃有正事要辦,可不會帶著你去。”
阿嬌聞言,杏目圓瞪道“過往天子出巡,可都要帶些妃嬪在側伺候的,陛下又未曾納妃,臣妾若不隨行,還有誰來伺候陛下?”
“……你伺候我?”
劉徹仿似聽聞到世間最荒謬的笑話,阿嬌平日除了替他寬衣解帶,端茶倒水,旁的伺候可真沒見過,反倒是在得知她有宮寒之癥后,劉徹真把她當小姑奶奶在伺候著。
阿嬌頗是赧然,面色訕訕的挪著腳步,行至劉徹身旁,拽著他的袍袖晃來晃去“陛下,好不容易有出宮的機會,你就帶上臣妾吧。”
劉徹雖是心軟,卻仍站穩立場,搖頭道“此番出巡真有正事,著實顧及不到你,且你的身子尚需調理,不宜舟車勞頓。”
阿嬌還欲出言乞求“陛下……”
劉徹抬手摸著她的小腦袋,輕聲勸慰道“聽話,若不好好將養身子,怎的為朕誕下儲君?”
阿嬌見他提到子嗣,不禁咬著下唇,無奈的輕點臻首,卻又低聲道“那陛下可要早些返京,路上更要保重龍體。”
劉徹笑著打趣道“怎的,你這沒心沒肺的婆娘還會掛念朕么?”
阿嬌翻著白眼道“陛下說的甚么話,臣妾自是會日日掛念陛下。”
“待朕啟程后再掛念有甚么用,朕又聽不著瞧不見,倒不如趁離京前好生伺候朕。”
劉徹滿臉壞笑,彎腰將阿嬌攔腰抱起,往御榻上走,嘴里念叨道“一刻值千金,這些日子我倆不妨都提早些時辰安歇吧。”
“陛下……”
阿嬌自是曉得他又要折騰得她下不來榻,然想到他出巡在即,會有許久無法相見,便也沒有推拒,將暈紅的俏臉埋在他的胸前。
這等欲拒還迎的嬌嗔更是徹底點燃某禽獸的欲念,錦被翻波,龍吟鳳鳴,徹夜不息。
翌日,大漢天子精神抖擻的上得早朝,高居御座之上,俯視滿殿朝臣,只覺神清氣爽。
劉徹擺擺手,徑自先行發話道“朕出巡在即,諸事尚需籌備,今日就無需照班奏事,要事啟奏,無事就退朝吧。”
早朝類似后世企業高層的碰頭會,大多數國政其實都是通過批閱奏章處理的,上朝主要是討論施政的大方向和制定大框架,或者協調需各府署合力處理的某些國政。
大漢現下沒甚么大天災,最近倒是有,還被擒拿了十余為朝臣,然而群臣皆想明哲保身,不愿摻和進去,故而還真沒甚么要事非得在朝堂上請陛下圣裁。
“陛下,恕老臣多問一句,出巡之時,這國政該如何處置?”
丞相袁盎為百官之首,輔佐皇帝總理百政,還是忠于職守的出列詢問道。
劉徹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