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得初伏,關中各地皆是烈日炎炎,酷熱難耐。
大漢境氣溫逐年升高,似乎仍尚未到達最高峰,好在數大主要糧食產區都未出現大規模旱情和蝗災,反是糧食作物長勢良好,連年喜迎大豐收。
劉徹查閱過腦海中的史籍,猜測或許正是因平均氣溫不斷爬升,使得源出山巒冰川,匯入大江大河上游的諸多支流水量愈發充沛,終是在武帝朝的中后期造成江河中下游流域的多次大洪災。
雖說治河工程已暫且告一段落,但仍是不得不防啊!
皇帝劉徹在領著阿嬌離京避暑前,特意囑咐大農府水利司加緊遣官吏往各地巡堤,讓沿河郡縣做好迎來大河夏汛的準備,還不忘遣禁衛前往圁陰城,讓大河水師注意汛期,將那些鐵甲戰艦盡可能停靠回軍用碼頭或駛入朔水。
對水師將士而言,皇帝陛下的圣諭實是有些多余,論及應付大河夏汛,他們可比皇帝更熟識精通得多,在大河中上游的沿岸更是布下了諸多觀測點,即便真有洪峰傾瀉而下,也能及早知悉,只要按部就班的做足準備,實也沒甚么大不了的。
然皇帝陛下對此如此著緊也在情理之中,畢竟沐王殿下和諸多王侯子嗣正在圁陰城的水師大營進行暑訓,從端陽至今已有月余,數日前就已獲得殿內中郎將的準允,讓他們登艦演訓了。
沐王殿下剛到圁陰城時,實已是登上過鐵甲戰艦的,然為保周,他及王侯子嗣們登上的戰艦不是泊靠在碼頭,就是緩行于朔水,皆是沒真正駛入水流湍急的大河,更不可能隨水師的大規模艦群出航巡弋,更遑論觀摩乃至參與演訓了。
這等特殊優待,無疑比大河水師剛征募來的新兵更……舒服。
要強的沐王殿下卻覺得頗為丟人,別瞧他年歲小,可自幼就喜歡在椒房偏殿的暖玉池里撲騰,開蒙后又跟著趙立和李松這兩位出身羽林衛的武課蒙師學習沉潛泅渡,雖不敢自詡能如姑父公孫賀在白話文小說里描繪的“浪里白條”,好歹泅水里許是沒問題的。
殿內中郎將倉素可不這般想,昔年他們在羽林衛習練水性時,專是選在水流湍急的激流險灘操練的,端是風大浪高,別說甚么暖玉池,就是未央滄池大多時日都是波瀾不興的,要說沐王殿下水性有多好,他是壓根不信的。
然倉素是個心思通透的,又做過數年黃埔軍學祭酒,對應付此類屁孩貴胄自是輕車熟路,似沐王殿下這般心傲氣高的脾性,若是如實說他水性不好,怕是反會激起他不服輸的倔勁,非得下河泅渡不可。
倉素索性讓王侯子嗣們背鍋,瞄了瞄諸多在戰艦甲板上吐得天旋地轉的貴胄們,對小劉沐躬身勸誡道“殿下,陛下昔年曾教誨臣等,領兵在外者須與麾下將士同甘苦,共進退。陛下此番既是命殿下統御好隨行的諸位天家貴胄,若殿下卻將他們棄之不顧,只顧著獨自操練,待日后教陛下得知,怕是難免失望。”
劉沐聞言,撓著腦袋想了想,覺著此話在理。
他雖是皮糙肉厚,不怕父皇責罰,但最是受不了父皇不言不語,只從那狹長鳳眸中露出些許鄙夷的眼神,斜覷著人,就跟看著一坨臭狗屎似的,想想就覺頭皮發麻。
實則劉徹也不曉得自身習慣性的神情會給傻兒子留下恁大的心理陰影,他向來不會刻意對小劉沐使用“冷暴力”的,這點必須還他個公道才是。
總之沐王殿下領著王侯子嗣們習練了多日水性,曬得渾身黝黑,也不知脫了幾層嫩皮,就跟蝰蛇蛻皮似的,待得長出的新皮不再似過往般嬌嫩,不再容易曬傷,他們才獲準在禁衛的護持下,試著橫渡朔水。
也不是每個王侯子嗣都長得似沐王殿下這般強壯,尤是蒙學館都是虛年十二以下的孩童,倉素也沒太過勉強他們,能自行在淺水處狗刨,學會溺水時不慌亂,屏息閉氣等待禁衛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