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隆冬,看著窗外雪花簌簌,吃著熱騰騰的火鍋,最是愜意不過。
北闕甲第往北擴建后,鶯歌燕舞的章臺街亦是拆了,改為東西向的章臺大街,橫桓于甲第南坊和甲第北坊等大坊所處的南北區塊之間,臨街的宅院,大多都建成獨特的鋪面,供王侯權貴們休閑玩樂,多年來一直生意火爆的小肥羊火鍋也是遷到了章臺大街。
劉沐完美繼承了老劉家的飲食偏好,口味重,且無肉不歡,故頗是喜歡吃火鍋,然在宮里卻是不常吃到的,蓋因每日午膳和晚膳多要到椒房殿陪自家父皇和母后用,父皇總說甚么孩童要“健康飲食”,不但鮮少讓他吃油炸食品,便連重油高鹽火鍋都不讓多吃,倒是口味偏清淡的涮鍋吃得多些。
母后時常引用話本子里的一句粗俗之語來向父皇表達不滿,“嘴里淡得出鳥了”,雖沒半點母儀天下的皇后儀態,然劉沐卻是難得的認同自家這往往不太靠譜的母后。
父皇的口味確實太過清淡了,實在算是劉氏宗室里的異類,劉沐每每出宮,自然要尋些尚食監不常庖制的吃食解解饞。
火鍋自從面世以來,深受大漢臣民喜愛,北闕甲第的肥羊火鍋,長安東市的海底撈,皆已揚名大漢,將火鍋的吃法傳播到各郡縣,甚至隨著漢商的腳步遠播外邦了。
相較面向庶民的海底撈,肥羊火鍋的價格相對要昂貴得多,卻也是物有所值的,畢竟安息茴香之類的外邦香料本就不便宜,即便大漢境內已有移栽種植,但品質暫時還難以與原產地運來相提并論。
太子殿下不差錢,且喜歡熱鬧,故今日午間選在章臺大街的肥羊火鍋用膳,還特意呼朋引伴了,兩位姑母的兒子張篤和公孫愚是不可少的,十四皇叔膝下的那對孿生兄妹劉孝和劉悌向來是太子族兄的跟屁蟲,也是帶上了,甚至額外邀了趙府的小貴女趙婉。
之所以邀來趙婉,倒不是劉沐特別待見她,恰恰相反,今日邀她前來,太子殿下是帶著幸災樂禍的心態想看她笑話,此類惡趣味,劉沐與其父皇劉徹倒是一脈相承。
太子要在肥羊火鍋用膳,隨扈禁衛們是較為放心的,原因無他,肥羊火鍋非但是皇室實業名下的產業,其二東家兼總掌事荀蘭更是殿內中郎將倉素的夫人。
荀蘭本為關中良家女,十三歲時得鄉間采女的永巷令看中,因載入宮,隨侍年幼的太子劉徹,其后奉命出宮,做了肥羊火鍋的總掌事,后又嫁了倉素,且得敕女爵鄉君。
除卻得皇后賞賜了她不少聯合制衣的份子,執掌皇室實業的賢王劉非也做了個順水人情,將部分肥羊火鍋的份子轉售給她,讓她做了二東家,肥羊火鍋實際上已歸她獨自打理,皇室實業則每歲依著份例拿紅利,不再涉入具體經營。
倉素和荀蘭本乃同鄉,都是出身寒門庶戶的良家子,現今雖已為顯貴,卻從未忘本,更不覺荀蘭在外營商是甚么操持賤業,且因肥羊火鍋要在各郡縣開設分鋪,缺乏信得過的人手,荀蘭從家鄉招來不少親眷,讓他們幫著打理。
內衛和暗衛雖歸郎中令齊山轄屬,不受三大中郎將節制,然畢竟也屬郎衛,在郎署內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有些職守還要與三大中郎署的袍澤們相互協從,故對殿內中郎將倉素很是熟識。
倉素非出身軍中遺孤,昔年卻能坐到羽林右監的高位,現今更官居殿內中郎將,位秩比左右中郎將還隱隱高出一線,可見皇帝陛下對其何等信重,他對陛下亦是忠心耿耿的,況且荀蘭曾隨侍幼年的陛下,很難想象這對夫婦會意圖謀害太子。
荀蘭得了禁衛通稟,聞知太子殿下微服前來用膳,自要親身迎候,將太子殿下引入包廂后,還須親至庖廚,協助內衛和暗衛首領將各類菜肴和食具都好生驗過。
待得上菜時,太子劉沐見得荀蘭親自端了菜來,不由失笑道“蘭姨何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