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軍港,身毒中部幾乎再不見漢軍蹤跡,便連漢商也不見半個。
巽加大軍仍在百乘東部陷入苦戰(zhàn),與死守城池的百乘遺民僵持不下。
是的,百乘遺民!
世間再無百乘王朝,東部諸城的百乘族人只能為著自身的性命,與巽加人死戰(zhàn)到底,實在是退無可退。
注輦大軍沿高韋里水北上,直搗百乘腹地,卻壓根沒遇著甚么抵抗,甚至都遇不著甚么活人,但見萬里焦土,尸殍盈野。
更因漢軍在撤兵前,押著戰(zhàn)俘將高韋里水中上游的堤壩決開,使得夏汛到來時,洪水肆意泛濫。
王儲基里瓦拉文身為注輦大軍的主帥,長身矗立于高崗之上,俯瞰此等硝煙未散而洪水又至的蒼涼景色,咬牙切齒之余,更不免心悸。
漢軍著實太過狠辣兇戾了,他不禁有些后悔,不該抱著坐收漁利的念頭,遲遲不肯揮師北上,任由百乘調(diào)集軍伍圍剿孤軍深入的漢騎。
漢軍戰(zhàn)后的所作所為,將百乘腹地折騰成這般凄慘境況,無疑是對巽加和注輦兩國的報復(fù)。
巽加和注輦或許能瓜分百乘領(lǐng)土,明面倒是開疆拓土了,然戰(zhàn)后重建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劃得來么?
注輦國屬民不過五百余萬,本就是地廣人稀,過往之所以覬覦百乘疆土,一者因高韋里水中上游乃泰米爾人的祖地,一者則是想奪取更多的人口和財富。
現(xiàn)今的百乘腹地,人煙絕跡,植被皆焚,城池盡毀,饒是洪水退卻,又能剩下甚么?
更為不利的是,注輦國因此得罪了大漢,用漢人的話來說,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得不償失啊。
基里瓦拉文卻是不知,此時的巽加王案達羅迦比他更為惱怒,卻也更為驚懼,蓋因漢使竇蟠呈上了一封國書,乃是大漢太尉郅都親書,欲為大漢騎軍向巽加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