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多鐸的條件并不足以讓他們心動,孔有德、耿仲明本來就是大清的三順王,皇太極的時候幾乎允許他們自成一國,而李本深、郭虎、馬得功這樣的實力派同樣見識過江北四鎮在弘光朝的橫行霸道,區區一個提督與巡撫并不足以讓他們心滿意足。
多鐸很想說“先入金華者封王”,但他自己也就是一個豫親王而已,并沒有權力作出這樣的承諾,而且封王的承諾或許能讓李本深、郭虎、楊承祖、馬得功之流滿意,但是孔有德、耿仲明已經位列三順王,一個封王的承諾肯定不能讓你們滿意。
因此多鐸咬了咬牙下了決心“如果你們能打進金華府,那自然論功行賞分疆裂土,不管你們想要什么我可以替你們爭取!”
雖然多鐸惜字如金,但是他的承諾卻打動了在場的諸位漢軍將領,就連孔有德、耿仲明的神情都不再嚴肅反而露出了笑意,而李本深作為真正實力派更是主動開口“最好能參照江北四鎮故事!”
這已經遠遠超出朝廷給多鐸的權限,但是多鐸知道劉永錫與金華賊的問題如果不能盡快解決恐怕后患無窮,因此他咬著牙答應下來“就參照江北四鎮故事,但是動作必須加快,杭州正等著我們的支援!”
孔有德心滿意足地說道“沒問題,杭州交給我們,金華府也交給我們,我們有十萬大軍,區區一個劉永錫完全不在話下!”
十萬大軍或許是一個夸大的說法,但是在場的這些漢將都足以動員起五六萬大軍,而多鐸也不會坐視博洛失敗,至少會投入上萬八旗兵與蒙古兵,哪怕沒有十萬大軍,七八萬大軍總是有的,而博洛也覺得心滿意足“沒錯,金華賊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招架不住我大清十萬大軍!”
而此刻的錢江北岸戰斗已經進入了消耗戰階段,雙方在泥沼、池塘、河岸與桑林間展開一次又一次的廝殺直到精疲力盡,但是對于明軍來說最有利的一點在于他們在精疲力盡的時候得到了最急需的支援!
張皇后御駕親征正準備渡江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