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末年連續的干旱,朝鮮北部的境況很是不好。即使是處于一國之君所在的漢陽府,京畿道,也是同樣在天災下苦苦掙扎。
不是說農民不愿意修建水利設施,洪大守沿途能看到不少溝渠,也看到好幾架水車。但是除了靠近河流,取水相對方便的地方還有耕種的樣子,很多地方明顯是拋荒的。
街道邊的村鎮里也有不少的乞丐和流民,賣兒賣女者倒是不多。大部分在本地就能消化,鄉班們十分樂意擴充自己的奴婢隊伍。
洪大守沒有沿途兜售天寶丸,因為散碎的銅錢太過于沉重。一枚普通的常平通寶就有四克多,要不了多少就能讓洪大守背不動。
還不如回了老家直接處理來的好,拿到鐵山郡城里直接打包賣給漢方藥店也能掙上兩三倍的錢,相對而言很是輕松。
正想著,路前方有一群人圍著一個圈,在那里嘰嘰喳喳的說著什么。
洪大守以前不是個愛湊熱鬧的人,碰上什么婆媳吵架,完不會看的津津有味。除非是人腦子打出狗腦子的陣仗,那時候洪大守甚至可能悄悄在心里給雙方加油鼓勁。
從人群中的縫隙,撇了一眼,洪大守有些莫名的惡心以及其他情緒。居然是一句面皮青紫色,瘦的皮包骨頭,嘴角眼角部破開,腹部凹陷,瞪大著眼睛的尸體。
圍觀的人指指點點,大意都是說秋天幾乎絕收,這才三個月,路上已經開始出現餓殍,日子過不下去云云。
注1朝鮮向中國朝貢的道路是在不斷變化的,明朝光有記載的的路線就超過五條。這里不去概述,因為珠玉在前,有大佬已經整理過了。
清朝的朝貢路線很稀奇,朝鮮國內的記載非常詳細。甚至于每個站點的館閣名,用的酒,吃的菜,都有記載。而中國境內,也就是從義州到北京這一段的站點居然說不清!
中國方面也說不清,朝鮮方面也說不清,從義州到北京到底有多少站也存在十二站,十三站,十六站等說法,莫衷一是。
除了公認的山海關這種大站沒有疑義之外,以后的內容中的站點只代表寫手本人的觀點,不具備任何史料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