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午,西北大營議事廳內坐滿了人。 當中除了各個軍方大將外,還有少數幾個愿意留在西北繼續任職的高級文官。 而召集眾人過來的西北大將軍寧志遠這邊,除了親信幕僚外,還有兩個兒子、小女婿等自己人。 等所有人都坐好后,寧志遠中氣十足地說“這回召集大伙過來,就是要商議一下改革官員選拔之事。 我是個粗人,不會轉彎抹角,我就照直說吧。 其實我也不想搞什么官員改革,但如今西北知縣以上的官員空缺太過嚴重,又無法得到有效補充,所以只能換個法子來增加人手。 關于如何改革,之前章文軒已經跟你們說得很清楚,今天我就不再重復了。 不過關于具體實施方面,我女婿蘇真有一些新的想法,你們不妨聽一下,看看有沒有道理。 阿真,你過來跟大伙說一下你的想法。” “是,大將軍。”池非行了一禮后,走到眾人面前。 池非拱手道“在下才疏學淺,見識淺薄,如果有什么說得不對的地方,請各位不要見怪。” 眾人紛紛表示不會不會,蘇小哥太客氣了。 有資格參加會議的,都是西北軍政兩界的核心人物,自然知道大將軍這位小女婿在東北所做的種種驚人之事。 首先提出占領東北,以九江府為出海口到海外購糧的想法就是出自于他的建議。 這法子確實解決了西北軍糧草不足的燃眉之急。 其次是經他建造和管理的各個鹽場,據說每月出鹽達數萬斤之巨,這產量實在有些嚇人,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 最后則是用于安置那十幾萬大魏流民的燒山造田之法,也是他最先提出來并由他全權督辦的。 據說光是漳州和臨祈兩府,已經造好的梯田就有上百萬畝之多。 如果順利的話,不僅那十幾萬流民可以賴以為生,以后可能還會有余糧供應軍隊。 不管是軍隊也好,平民也罷,想要保持地方穩定的話,錢糧絕對是重中之重。 而大將軍這位小女婿卻以他的辦法十分巧妙地解決了這兩個至為關鍵的問題,此等大功怪不得會受到大將軍的重用,讓人不得不服。 更不要說以前西北瘟疫肆虐的時候,也是他搞出了前所未聞的接種之法來根除散瘡之癥。 就因為這舉世之功,如今西北境內已經再無一例散瘡病癥出現。 許多曾經深受散瘡之苦的平民百姓甚至自發地在家中給“蘇神醫”立長生牌,愿其長命百歲、身體健康。 如今聽說他對大帥之前所提的改革官員選拔之事有新的意見,其他人自然不敢怠慢,全都認真聽他發言。 池非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后,這才開始說“關于官員選拔制度,在下主要提兩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以考試來錄取官員,只看成績,不問出身。 這個考試跟科舉不一樣,不考四書五經,只考政務實操能力。 以知縣這個官職為例,知縣乃一縣之首,主管水利、賦役、斷案、監察、發布政令等職權。 因此在試題選取方面,主要以水利學、稅務學、大魏律法這幾方面為主。 試問一個知縣如果對水利、賦稅、律法等知識一竅不通的話,又如何治理當地水利,如何征稅,如何斷案?因此這些都是必考的科目。 在出題方面,我建議不僅要列舉具體的條文,還要列舉具體的案例。 例如在關于斷案的題目上,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具體的案例,由答題人來寫清楚這件案子該如何判決,依據的又是哪條律法。 只有寫得條理清楚,有理有據者,方可通過考試。 為了公平起見,可以參考科舉的做法,先糊住考生姓名,并由專人抄寫卷子交由考官評審,以此來防止出現舞弊現象。 考試通過者,最后由大將軍及幾位大人來決定此考生該授何官職。 這是官員的錄取辦法,接下來就是縣丞、教諭、縣尉、典吏等一系列吏員的錄取辦法。 這些吏員同樣是以考試來進行錄取,要考的也是具體的實際政務。 關于試卷的評審,不能由本地官員來做,以免出現舞弊。 吏員的試卷同樣需要糊名,然后交給外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