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戰術,差的只是真正的實戰經驗而已。
如今這場騎兵戰,正好作為驗證。
寧志遠身為西北之主,自然不會毫無準備地以身作餌。
實際上除了這五千神機營火槍手外,他手里還有另一張底牌:藏在軍中的數千個開花彈。
一旦魏軍真的突破了火槍隊,寧志遠就會立刻下令投擲兵往魏軍當中投擲開花彈。
開花彈的威力連兇悍的胡人都被炸得寸步難行,更不用說這些缺乏實戰的魏軍士兵了。
正因為手上有著這兩樣秘密武器,所以寧志遠對此戰充滿了信心,根本不擔心會打輸。
但除非迫不得已,他不會當著魏軍的面使用開花彈。
因為小女婿池非跟他說過,與制作火槍相比,制作開花彈的難度要小得多。
只要有人撿到一個沒炸的開花彈,然后拆開來仔細研究的話,只需一定的時間就能制作出差不多的東西來。
正因為開火彈制作不難,而且殺傷力又強,所以最好不要讓魏軍看到,以免被其仿造出來。
雖說從胡人那邊謝家可能也多少會收到一些關于開花彈的傳聞,但畢竟沒有親眼見過實物,謝家就算想仿造也無從下手。
相比之下,火槍的制作難度就上升了好幾個等級。
即使是擁有現代知識的池非,也是花費了很多精力和時間才成功山寨出來。
因此池非寧愿謝家大力氣仿造火槍也不能讓他們仿造開花彈,兩者的難易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池非相信,以大魏工部的能力,就算傾盡全力,也只能造出一些類似于火繩槍之類更加原始低效的火銃出來。
這樣的火銃在真正的燧發槍面前,只有被吊打的份。
寧志遠覺得小女婿說得很有道理,因此才一直壓著不把開花彈放出來。
確實,除非真的能夠將謝家上下一棍打死,否則開花彈這種制作起來相對比較簡單的大殺器還是不要輕易露面比較好,以免真讓謝家研究出來用于對付他們西北軍。
此時大戰已經接近尾聲,雖然還有一萬六千多騎兵還活著,但在親眼見識過火槍的超遠射程以及輕易擊穿鎧甲的強大殺傷力后,那些騎兵已經不敢再沖過來了。
即使負責指揮的幾個千戶仍舊不斷下令沖鋒,但已經心生怯意的騎兵們還是不約而同地減慢了速度,然后裝作要繞開地上各種人馬尸首的樣子在磨時間。
再沖過去會有什么下場,所有人都已經看得一清二楚。
沒有人會不怕死,士兵也怕死,他們更不愿白白送死。
其實下令沖鋒的將領也知道此戰已經大敗,他們之所以仍舊不停叫喊著要往前沖,只是作作樣子罷了。
換作平時,如果真有士兵敢不聽號令,早就被當場斬殺了,哪里只會在這里空喊。
所有人都知道,不管是步兵還是騎兵,在西北軍的火銃面前,根本毫無勝算。
此時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其實都在等,等著鳴金收兵的信號。
前線將士這種畏戰怯戰的反應自然被后方幾位軍方高層看在眼里,但他們不敢出聲,只是表情怪異地面面相覷。
因為站在他們當中的安國公,此時的臉色已經難看無比。
一向城府極深的他,提著馬韁的雙手甚至下意識地顫抖起來,強烈的怒氣讓他的臉上充滿了一種想要擇人而噬的兇狠表情。
站在他旁邊的謝昱珩還是第一次看到父親如此暴怒的樣子,嚇得他連出聲勸解都不敢,只能像其他大將一樣悄悄觀察他的反應。
而提議用騎兵對付火銃陣的謝長風此時更是連頭都不敢抬,只能臉色蒼白地縮到父親謝昱珩身后,根本不敢看祖父安國公一眼。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