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到達長安的第三天,將其傳喚上朝。
面對大唐文武百官,淵男生不見任何緊張,反而有禮有節,讓人看上去很是驚訝。
若不是他身份早有表明他并非唐人,怕是光從氣質來看,與大唐貴家子沒有任何區別。
淵男生姿態很低,此番前來是奉淵蓋蘇文之令,緩和與大唐之間的關系,免得大唐趁高句麗國力不穩時,出兵征伐。
李世民饒有興趣地看著淵男生,“淵蓋蘇文叫你來長安,所圖何事?”
淵蓋蘇文送上國書,以及從高句麗國中帶來的珍寶,恭敬道“愿高句麗與大唐的友誼萬古長存。我父王希望可以得到陛下的封賞,同時淵男生也希望可以求娶一位大唐公主殿下!”
“先不說和親,朕為何要給淵蓋蘇文封賞?難道他不知道,高建武可是大唐親封的榮留王,弒主上位,按我唐律,可派重兵罰之!”
淵男生早有預料,冷靜道“陛下,高建武能做的,我父淵蓋蘇文也能做到。高建武做不到的,我父淵蓋蘇文照樣能做到。小臣到此,還有一份重禮要贈與大唐!”
李世民來了興趣,忍不住道“朕倒想知道,你口中重禮為何物?”
淵男生點頭,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交給朝中內侍,請對方呈到圣人面前。
李世民看后大驚失色,站起身驚道“此言當真?”
百官無不驚異,好奇這書信中究竟寫了些什么。
淵男生躬身道“高句麗小臣,拜見陛下!”
這一禮,代表著高句麗對大唐的臣服。
李世民被一封書信說動了,信中的內容實在太讓他驚喜,甚至讓他無法拒絕,“朕要看到結果,若此事能成,朕準他淵蓋蘇文一個王位!”
“淵男生代父,謝過陛下!”
能讓李世民如此上心,究竟是因為什么?
據說散朝后,李世民召集重臣在太極殿議事,而最為主要的便是那書信上的內容。
似乎所有朝臣對于這件事除了震驚之外,都表示著支持。畢竟這件事真要能做成,足以稱得上不世之功!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損兵折將無數,高句麗堅壁清野政策加上軍事實力確實不弱,使得無數隋朝男兒喪命在他國之土。
高句麗更是筑起京觀三座,用以強調隋朝三征而敗的事實。
三座京觀,這其中含義何其深厚?
每一座京觀之下,都有無數華夏男兒的尸骨埋葬,每一座京觀,都是華夏男兒血肉鑄成!
如今淵蓋蘇文上位后,第一個與大唐緩和關系的辦法,就是拆除京觀,將隋軍將士的尸骨送歸大唐。
李世民如何能不答應?
迎回先人尸骨,這可是李世民心中的執念。
需知,當初李淵也曾作為將領,跟隨隋煬帝東征。
李淵對于隋朝戰敗給高句麗的怨念甚至影響到了李世民,登位后,李世民就想著有朝一日,可以御駕親征。
他隋煬帝做不到的事情,我李世民能做到!
如今送上門的功勞,如何能夠不要?
不戰而屈人之兵,高句麗乖乖拆除京觀,送歸隋朝戰士遺體,這要是傳出去,他李世民必會被世人敬仰。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那就是高句麗的火炮。
如果大唐對高句麗動兵,勝負之事無法判定。
如今的大唐,還沒做好與高句麗開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