瑊,統兵一萬,駐守平州、幽州等地。李孝恭!”
李孝恭道“臣在!”
“朕允你三萬大軍,三日后出征,你可敢立下軍令狀!”
李孝恭道“必讓高句麗跪地乞降,揚我大唐風威!”
“承乾、承鈺留下,其余人散去吧!”
“是,臣等告退!”
自己和太子哥留在了宮中,也不知父皇究竟是何打算。
李方晨猜不到,只好等著李世民的安排。
“乾兒,鈺兒,你們覺得,朕該如何決斷?”
沒想到的是,在其他人走后,李世民口出驚人之語。
李方晨驚起一身冷汗,急忙道“兒臣不知,兒臣告退!”
說罷轉身就要離開,李世民這話中含義,他根本無法想象。
他連王爵都不想當,李世民竟然問他為帝者,該如何決斷?
不是李方晨小心,而是他不得不小心!
“回來!朕還能吃了你不成?”
“父皇?”
李世民道“李孝恭此去,有敗無勝,朕要掛帥親征,這長安的事情,自然要交到你們兄弟二人手中。”
李承乾不解道“父皇何意漲他人志氣?”
李世民看向李方晨,“朕該早些聽你的。”
李方晨擺手,“我也只是信口開河而已,只是父皇如何斷定,李孝恭會敗?”
李世民鎖眉道“高句麗以戰養戰,如今大唐多年未戰,如何能是敵手?只希望李孝恭不會敗的太快!”
看樣子,想法與李方晨不謀而合。
李方晨不解道“父皇您明知高句麗此意,為何當初?”
“因為朕和大唐,需要一個敵手!突厥沒了,大唐變了。若無人為敵,大唐亡國只在朝夕!”
無有外敵,必有內患。
這一代皇子們,有李承乾和李方晨兩人壓著,或許沒什么問題,可下一代呢?
別看平日里李世民不顯山不露水,那只是因為朝中政務已經牽扯了他太多的精神,遇到大問題時,他遠比其他人看的清楚,更看得遠!
三萬大軍,從十六衛征集,臨行之前,一個老熟人也被李方晨派到了李孝恭身邊。
“秦王帳下十一,見過河間郡王!”
“可是秦王殿下擔心我安危不成?”見李方晨將自己親信拍到自己身邊,李孝恭忍不住好奇。
“殿下需要河間郡王和屬下一起活著回到長安!”
李孝恭沉默了許久,點頭道“本王身邊缺一個幕僚,這位置不會讓你這國侯難堪吧?”
十一笑道“郡王說笑了,殿下之令,十一又豈會反對?”
“走了,再回來時,記著帶上本王的尸骨!”
外人面前,李孝恭和李世民都是信心十足。
實際上他們心中很清楚,這一戰才剛剛開始。
李孝恭此去,難勝易敗。
可他必須在敗訊傳回京都后,陛下新派的援軍趕來之前,將高句麗堵在國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