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統帥,正是淵蓋蘇文本人。
看樣子,他要從河南道入大唐,轉至河北道,與河北道中的淵男產前后夾擊,將李世民徹底吃下。
兩千艘戰船,二十萬高句麗兵!
李承乾焦頭爛額,好在之前就有計較,急忙命李靖掛帥,游擊將軍豆讓仁業、左御衛大將軍薛萬徹、以及屈突通之子,蔣國公屈突壽三人為將!
領軍十五萬,迎敵!
這其中,五萬人為屈突壽帶來的洛陽軍,還有五萬人從十六衛中抽取,配上五萬輔兵。
李承乾有預感,或許不久后,執失思力大敗的消息就會傳回,到那時二弟李承鈺,必須要掛帥出征了。
如今長安守軍,不到六萬人,可以說是十幾年來,最薄弱的時候。
壞消息是一條接著一條,吐谷渾慕容諾曷缽領人進攻大唐隴右道玉門關!
一時間四面楚歌,不得不讓人佩服淵蓋蘇文的算計。
好在吐蕃并未一同作亂,不然李承乾還真扛不住。
迫于無奈,只好將李方晨重新找來商量對策。
至于李方晨親自掛帥一事,李承乾咬死口,堅決不同意。
吐谷渾禍亂,兩萬賊軍。
李承乾和李方晨商議過后決定,由段志玄、劉弘基兩位半隱退的老將,帶兵平亂。
長安兵一萬,隴右道兵兩萬,合三萬之數。
至于突厥,暫時還未有頭緒。
待在宮中,李承乾醉飲,李方晨陪伴。
卻聽得旁邊內侍傳消息,皇后娘娘到了。
兩人急忙起身見禮,長孫無垢見兩人如此臉色,也只此時情勢究竟有多嚴峻!
“乾兒,本宮聽說,鈺兒要掛帥親征平叛?”
長孫無垢面前,李承乾并未撒謊,而是直言道:“確實如此,只不過兒臣考慮到二弟多年未曾插手軍事,擔心他因此丟掉性命!”
長孫無垢點頭,隨后看向李方晨,“鈺兒,突厥之亂,你能平否?”
李方晨道:“兩萬人足以,兒臣只要三個月!”
如今陛下身在外,長安主事的人,也只有李承乾和李方晨兩人。
如果李方晨出征,所有擔子都會壓在李承乾身上。
除此之外,最讓人心憂的,還是李方晨平叛過程中,會不會如李孝恭一樣,身死道消。
哪怕長孫無垢也同樣心憂,可事實卻是,突厥之亂,遠比吐谷渾嚴重。
身為一國之母,她又豈會將家事看的比國事還重?
天子守國門!諸王震四方!
鈺兒既然敢說,就一定可以做到!
“乾兒,京中可還有能掛帥者?”
“回母后......柴哲威可!”
四處征戰,更因為李世民帶走了五成的精兵良將,此刻李承乾不得不承認,長安沒有了帥才!
“準了吧,只要鈺兒你能保證平安歸來!”
患難見真情,真遇到麻煩,李方晨并未退縮,反而第一個站出來,就憑他這氣度,這么多年的秦王沒白當!
長孫無垢遠比李承乾更心疼李方晨,只不過大事小事還是要劃分清楚。
“兒臣...兒臣不愿!”
李承乾反對長孫無垢的決定,哪怕這個決定可能會同時激怒長孫無垢和李方晨兩人!
“給本宮的一個理由?”看似面無表情,實則暗怒,長孫無垢想不明白李承乾為何會如此。
李承乾道:“母后,兒臣想掛帥親征,二弟留京監國!”
“太子哥你瘋了?”李方晨很是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