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悟得一讖,元氏的天下,撐不過十年了!”
元沐蘭冷冷道“你能悟得天下更迭,卻悟不得自家的生死么?”
法歸大笑,高聲歌道“可憐黑毛雀,飛入鄴城中。三人雖不足,鱗身甲體興。記得我今日的話,日后若得驗證,還請公主為我縫合五裂之身,于你自有百般的好處!”
元沐蘭斥道“死在臨頭,還敢妖言惑眾!我偏要你一劍穿心而死,哪里會有五裂之身?”
法歸臉上露出詭異的笑容,道“公主是不是怕把我五裂之后,讖言會成真?這般欲蓋彌彰,只會讓旁人以為你信了我的話……”
元沐蘭心神微動,凝視著法歸良久,道“好,我如你所愿!”
法歸被五馬分尸,尸體埋葬五地,其他頭目也同時斬首示眾,有人問起那三萬多俘虜該如何處置,元沐蘭道“這些人從武邑跟隨法歸造反,不知有君父,不知有國法,更不知何為仁義廉恥,虐 殺老弱,欺 辱婦人,搶掠私財,如蝗蟲般把偌大的冀州搞的生靈涂炭,論罪當誅!然而,上天好生之德,我奉皇命來冀州平亂,是為止殺止戰,不愿多傷人命,且交付侯官,詳加查探,真心悔改者,可留一命,發往六鎮為奴,死不悔改者,五日后押往城外處置!”
經過侯官們沒日沒夜的審訊,四萬多俘虜里挑出兩萬三千名忠實的大乘教眾,被集中起來砍了腦袋,尸體掩埋在洼地里,據說多年后這里長出的莊稼透著肉香。
在距離樂城百余里外的村子,普通百姓裝扮的鳴篪司司主楊順靜靜的聽著來人低聲匯報“……讖謠已暗中告訴了法歸,他最疼愛的徒兒寂秀還在相州作戰,我們答應保住寂秀的性命,法歸同意配合,故用言語激的元沐蘭五裂其身,而讖謠也開始在樂城流傳……”
“很好!”
楊順不知道何濡為什么非要讓鳴篪司冒著這么大的風險,也要在法歸被擒之后,通過安插在魏軍里的機密途徑,把這首奇怪的讖謠告訴他,并不惜插手相州,以救出寂秀為條件, 讓法歸甘愿受五馬分尸之苦。
所有這些謀算,都是為了告訴元沐蘭以及魏國上下,讖謠里唱的可憐黑毛雀,飛入鄴城中。三人雖不足,鱗身甲體興。在將來的某天,很可能會變成現實!
(歷史上的大乘教起義,據史料記載傳“新佛出世,除去舊魔”,“屠滅寺舍,斬戮僧尼,焚燒經像”,“又合狂藥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相識,唯以殺害為事”,所以這種狂藥確實有之,非小說隨意臆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