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鎮,晨霧漸散,東方曙光初露。
集市主街道東頭靠近碼頭的地方有一家名叫“隆盛商行”的商號,處于最熱鬧的地點。
商號除了當街五開間的大鋪面,還帶有一個很大的后院。出鋪面后門,院子正中有一條鵝卵石甬道,通往一座粉墻黛瓦的正宅,正宅中間一間是內堂,兩側則是主人的起居室。
內堂門前石級上擺放著兩盆百年鐵樹,象征著主人的身份,甬道兩旁植有各種花草樹木,冬青樹的葉子油亮油亮的,兩顆老榆樹則枝繁葉茂,給院中撐起了一片濃濃的綠蔭。
內堂兩旁各有回廊通向東西兩側,東側是伙計歇息的廂房,廂房前的樹下有口水井;西側是一條夾弄,夾弄的間壁上開有一道拱形門,門外是一個獨立的別院,可以用來接待貴客小住。
回廊越過主宅,通向一個樹影婆娑的后花園。沿回廊向里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養著錦鯉的池塘,色彩斑斕的錦鯉在水草間優雅地穿梭嬉戲,時不時地激起一波水花。
池塘一角有一座太湖石壘成的假山,四周種植的各種熱帶花草,正值開放時節,紅的、粉的、黃的、紫的各色花卉爭奇斗艷,招蜂引蝶,仿佛要與水中的錦鯉比一比究竟誰更艷麗。
沿著池塘邊一條彎曲而幽深的青石小徑往里走,繞過假山,透過濃密的樹蔭,可以看見池塘拐了個彎通向一個更大的蓮花池,池中荷葉舒展似傘,一陣微風飄過,荷葉上的露珠被分散成許多細小的碎珠,在荷葉上滾來滾去,閃爍著細細的晶瑩光彩,如胭如染,令人如入仙境。
池中盛開的蓮花帶來一陣陣清香,一條琉璃瓦曲廊伸向池中,盡頭是一座八角涼亭,涼亭近旁栽的都是一些名貴的品種“金蓮”、“碧蓮”和“并蒂蓮”。
盛夏的六月正值花季,每天清晨坐在涼亭內慢悠悠地品茶賞蓮,在嫻雅的沁人清香中,靜靜感受“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的意境,是花園主人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
花園最北端是一道圍墻,圍墻靠東開有一扇角門,西北角沿圍墻則修有一個緊湊的獨立小院,那是仆役下人們的住所。
這是一家實力超群的富商大戶才能擁有的大商號。
院子里,原本濃郁得對面不見人影的晨霧,這時已經消退變淡了,白蒙蒙的霧點子,一陣一陣地翻騰飄散,使得院內猶如仙境,幾名伙計已經在微亮的天光中忙碌地提水燒粥。
商號鋪面前方不遠處,是一片空曠的貨物堆場,半個月前商號在那里支了一個簡易的施粥鋪。
“隆盛商行”是一家華人開的老號,總號在河內(這個時代安南人稱之為東京),這里盡管是主人起家的地方,但現在只是一家重要的分號,主要的任務是海上貿易和物資轉運。
……
“老爺,這幾天海上過來的難民越來越多,咱們的粥鋪施粥量天天加碼,卻也是顯得杯水車薪了。”
花園涼亭內,商行老掌柜張海發陪著早起的東家龔振浩,正在喝早茶。
涼亭外稍遠處,幾名家丁正在舞刀弄棒地晨練。
商號東家姓龔名振浩,字文遠,五十多歲,身穿一件淡藍色束腰寬袖便服,顯得很是清爽,頭戴四方平定巾,年過五旬略顯瘦削的臉上略帶憂色。
龔振浩平時是常住在東京郊外莊園的,他在那兒有一個大莊園。
二十多年來在安南打拼,從海防以海路貿易起家,發財后不僅已在各地有幾十間商鋪,還不斷地買地,現已擁有良田逾萬畝,雇傭佃農好幾千人,蓄養的護莊家丁也有上百人,家大業大的他一年已難得來海防一次。
這次是聽說渡海而來的福建和兩廣難民越來越多,正好總號有一批大米運往海防碼頭準備銷往大明,他就帶幾名家丁跟了過來看看情況。
身旁的張海發卻是一身青布短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