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們總指揮的心很大呀,才這么點人,這么宏偉的計劃,能實現(xiàn)嗎?”
目送林嘯帶著特戰(zhàn)大隊離去后,站立遂寧城頭的楚芳感嘆道。
“什么叫你們總指揮?是我們總指揮好不好?”祝俞嘉扭頭盯著她,撇撇嘴道。
“好好好,是我說錯了行不?”
楚芳躲開他的視線,嬌嗔道“我是有些擔(dān)心,就憑我們兩萬多人,真的能光復(fù)整個江南嗎?這可不是一城一府,而是五六個省的地盤呢。”
長江邊的九省通衢漢口鎮(zhèn),她沒去過,可她曾聽爹爹提起過,那里可離著一千多里地呢,別說打仗,光跑路都得十天半個月才能趕到,而滿人騎兵的兇悍程度,可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這有什么?實話告訴你,就這我還嫌林總太謹(jǐn)慎了呢,按我的脾氣,早就揮師北上,直取京師了!……你就看著吧,只要你們守護好我的后方,別看我的第三團兵不滿萬,橫掃湖廣那是小意思,早晚我還要先人一步,率先打過長江去呢!”
祝俞嘉挺了挺身子,一臉豪氣地道,他知道,從武漢北上,出了襄陽,就是廣袤的中原地區(qū)了。
想要定鼎中原,把滿人徹底趕出去,首先必須奪取中原重鎮(zhèn)洛陽,這樣不僅北上山西,東出山東都能隨心所欲,更重要的是,這里是控制關(guān)中地區(qū),進而征服茫茫大西北的咽喉之地。
祝俞嘉十分清楚,沿著黃河故道北征蒙古高原,以及西出河西走廊,重新打通絲綢之路,一直是林嘯的夢想。
而他這一路,有著其他三路都沒有的優(yōu)勢,林嘯要他奪取的湖北地區(qū),離中原最近。
“好吧,既然你們這么厲害,誰都不放在眼里,那……你們林總,以后會不會自己做皇帝呀?”
“不會!”
祝俞嘉剜了楚芳一眼,斬釘截鐵地答道。
雖然他并不很清楚,如果他們最后和明廷翻臉,林嘯打算采用君主立憲制,議會內(nèi)閣制,還是類似后世華夏那樣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制來治理國家。
但有一點他可以確定,他們的隊伍中,絕不會有人敢于重新復(fù)辟帝制,后世袁世凱的鬧劇和下場,他們這些人可都是一清二楚的。
“可是……莫非,他就一直甘于寄人籬下,做大明皇帝的臣子嗎?他就不怕日后功高震主,被人暗算嗎?要知道,大明朝臣之間的黨爭風(fēng)氣,和借刀殺人傳統(tǒng),已是積重難返,國家糜爛到這個地步,可不僅僅是天災(zāi)那么簡單的?!?
楚芳美眸望向祝俞嘉,小聲說道。
她可不是莽夫,既然決定跟他們走,對以后的結(jié)局一定要有個判斷。
況且,對于眼前這個男人,她已然充滿了好感,然而理智告訴她,只有徹底解開自己內(nèi)心的疑惑,她才敢放下心中忐忑,把自己交給他,踏踏實實地伴他一路前行。
這次,大戰(zhàn)當(dāng)前,她想敞開心扉,和他好好聊一聊,徹底探一探這幫人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
祝俞嘉聽完,定定地看著楚芳,她的眼睛,就像在深邃的天空中亮閃閃的星辰,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就像能窺測別人靈魂深處一般。
這女子,不僅會打仗,能理政,還很有政治嗅覺呢,不簡單!
躊躇良久,祝俞嘉緩緩開口,耐心解釋道
“就眼下來說,咱們接受朝廷招撫,以官軍的身份抗清,是因為……只要永歷皇帝一天沒有棄國,大明就算是一天沒有亡,這大義就仍在,希望也還在,天下人就不會心死而甘愿被滿人奴役,只要明軍重新出現(xiàn)在他們眼前,一定會有許多人愿意再次站出來反抗殘暴的滿洲人……
至于你說到的寄人籬下,我們林總是這樣想的,借用一切用得著的力量,借用一切可以收攬人心的名義,借用一切可以打敗敵人的手段,只要對反清有利,我們不介意,也不在乎寄人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