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他的想法,若是能及時與大軍接上頭,多多少少能幫上一些忙。
他手下的這些伙計,大多是本地人,對于附近河道的水文情況,以及韃子城防的虛實,再也熟悉不過……
就在昨夜,臨走前,顧炎武要王略注意安,如果來人真是討虜軍,揚州城必定指日可下,守城無望之下,窮兇極惡的韃子八成會狗急跳墻,臨死前拿本地百姓開刀。
“顧某此去兇吉難測,一旦行蹤暴露,不幸被韃子俘獲,必定牽連兄等,”
為此,顧炎武千叮萬囑,“情況緊急時,兄等可以去鄉下據點暫避,等揚州光復之后再回城與討虜軍接頭,將糧棧中的存糧,以及各處藏匿的食鹽一并獻給大軍……”
可是,王略卻并不打算離開店鋪。
這里,畢竟有他們的產業還有家屬,守護這里,是他的職責。
一年多來,這家糧棧雖然明面上是自己在經營,可核心人員都知道,這是顧炎武這個摯友的財產。
當初,自己也想多少出資一些,可顧炎武卻婉拒了他的請求。
他知道顧炎武的意思,以販賣糧食為由,私下走私食鹽這種營生,風險實在太大。
盡管萬分小心,但難免百密一疏,一旦途中遭遇巡檢的韃子漕兵,往往只能一哄而散、只身脫逃,部貨物都將血本無歸。
是以,王略覺得,越是在這種時候,越不能丟下店鋪只身避禍。
如果舉家出城躲避,在雙方交火、一片混亂中,保不準有兵痞湖匪乘機搶劫擄掠,損失太大了他沒法交待。
其次,他與萬壽祺的家人多是婦孺,在城外也沒有合適的落腳點,反而有被鄉村盜匪劫掠的危險。
王略忖度,討虜軍來人不多,半天一天的暫時也攻不下這座堅城,自己只有安心在城中等待,守護老友辛苦攢下的這份家業。
此刻,他盤了一會賬目,應收應付細細算了一遍,又核對了柜上的存錢存糧數目。
看來,要不了幾天,他們就要完完整整地獻給自己的大軍了。
就在今日下午,明軍大破淮安城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揚州城,城上下一片騷動。
王略得知消息后,又是驚喜又是擔心。
喜的是,此番大軍分明是南北合擊,勢在必得,那種擔驚受怕的日子,很快就要到頭了。
擔心的是,也不知出城在外的顧炎武是否安好。
要是這個老友也得知了這一消息,還不知高興成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