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大都在等著霧散天開,只有梁滿倉天沒亮就出山采買去了。
鄉人過世,最想要的就是落葉歸根,入土為安,梁滿倉不遠萬里,將大哥滿兜的骨灰帶回來,就是為了將他埋在故鄉的山中,長眠在熟悉的鳥鳴風聲里。
他昨晚在顧世福家里吃了晚飯,匆匆去找了鄭家祿,求他算個下葬的黃道吉日。
過幾天就是清明,是祭奠先人的日子,葬禮總要趕在這之前才好,鄭家祿查了黃歷,最適宜的就是明日,梁滿倉沒經歷過這些,又不懂規矩,害怕做錯了沖撞亡靈,便請鄭家祿幫忙操持。
鄭家祿常年做紅白喜事的行當,自是一口答應,村里人一時采不了茶,他便邀請了幾個穩妥的男女來幫襯,很快就在他家里設起了靈堂,與梁家有來往的村人都來吊唁,顧家坳一時忙碌起來。
梁滿倉按鄭家祿說的,采買了一整簍吃用的東西,住在隔壁的顧青竹自然是要幫忙的,洗碗擇菜,跑前跑后,忙得團團轉,梁滿兜的喪事最終辦得順順當當,梁滿倉又到爹娘的墳上燒了紙錢,算是告慰他們,自個平安回來了。
這日晚上,梁滿倉將貼身帶的一枚紅繩穿的銅錢,從脖子上取了下來,默默壓在大哥的牌位下面。
當年,顧大娘交不出兵役折算的銀兩,滿兜兄弟只得去服兵役,但她總想盡其所有給兒子們一點點念想,遂用家里攢下的雞蛋換了二十文錢給他們傍身,可梁滿倉和梁滿兜兄弟倆鞋穿破了,露了大腳趾也舍不得花這些錢。
后來前線戰事吃緊,每天死傷無數,很多人早上還一處吃飯,晚上就被火葬,兩兄弟商議著取了兩枚銅錢,哀軍營里鍛打的師傅,給他們做了相同的記號,用紅繩穿著戴在身上,以防將來若有萬一,也是個辨認的法子。
他倆箭術十分好,又有兄弟間的默契,故而逃過很多次劫難,但在一場戰役中,對手佯裝敗走,先鋒郎將領軍追擊,卻不料誤入陷阱,而那日滿倉恰巧吃壞了肚子,只有滿兜一人被點名帶走了。
當梁滿倉得到一千多人無一生還的壞消息,他根本不信,當即喬裝去尋,他找到了冰涼的滿兜,卻不是靠那枚和他一樣的銅錢,因為它不見了,甚至連他平日里攢下的錢,以及那一直舍不得花的十八文也找不到了。
梁滿兜死的蹊蹺,身上最重的傷是被大黎國特有的長槍貫胸,血盡而亡,上頭管事的校尉說滿兜是逃兵,在情形危急時刻,叛逃敵國,后被忠義兵士,一槍扎死!
梁滿倉根本不信這樣的說辭,他的大哥勇猛果敢,是個寧愿戰死也不做俘虜的悍兵,豈會做出臨陣脫逃,貪生怕死的事?
他申述了七八次,每次都被駁回了,最后觸怒了上頭,將他的軍功一擼到底,打回原籍,最后,竟連辯白的機會也沒有了。
今兒,他把這唯一一枚銅錢放在祭臺上,無言中述說著他的決心,假以時日,他一定要為大哥討一個清白說法!
及到第三日,太陽終于露臉,顧家坳不論男女老幼,全都上山采茶,蓮心芽尖已經錯過了,旗槍長起來飛快,若不一天采完,第二天就會又老上幾分。
兩日沒采,茶樹上的茶芽冒得密密匝匝,如同一個個嫩黃的花苞微綻,油潤光亮,毛毫遍布,看著就讓人滿心歡喜。
顧青竹歡喜自不用說,可要在一天之內,將這滿園茂盛的芽茶都采了,哪怕有弟妹幫忙,對她來說,也恨不得再生出兩只手來,她心里急,手上不免又加快了幾分。
“青竹,我來幫你!”鄭招娣腰上捆著小竹簍,笑瞇瞇地走來。
鄭家是沒山林田地的,招娣每年都會來幫顧青竹采茶,不過,那都是四茬硬片茶猛上的時候,像今年春茶隔了兩天沒采的,實屬少見,所以,招娣決定提前來幫忙。
招娣的到來,對顧青竹來說,可真是及時雨,她雖沒有顧青竹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