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淵從祖父謝絳的書房里出來以后,迎面而來的便看見自己的小廝學文在外等著,面色不變地吩咐道“祖父讓我把這份東西送給三哥,你去一趟吧!”
說著謝志淵把自己從宮中多帶來的那份關于學院的規則細則交給了學文。學文眉目間飛快閃過一絲喜色,瞧見自己主子似乎有些憤憤,連忙收斂了神色,說道“學文知道了!”
轉身離開的學文也沒看到身后謝志淵的表情一瞬間閃過一絲厭惡。
學文當然知道自己的真正主子是誰,這府上以后終歸是大老爺的,大老爺那邊兩位少爺才是老太爺真正看重的人,自己伺候的這位三少爺雖能得老太爺幾分憐憫,可也沒什么用啊,等老太爺一走,這位爹不親娘不愛的三少爺可是少不得要前途無亮了。
而且更讓學文確定不會敞開心扉把這位三少爺當做主子看待的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學文的父親是當初大老爺安插在二老爺身邊的人,他這做兒子的為了父母的安危,自然只能聽從隔房大老爺的意思。
當然學文很是機靈,他即使是個下人,也知道如果只是給大老爺傳一些消息,那倒是沒什么,但若是要害三少爺,那到時候事發大老爺那邊可不會保他。所以學文到謝志淵身邊時間不短,也一直比較安分的。
而且在學文看來,自己伺候的這個三少爺從道觀回到家里,多少有些小家子氣,謹言慎行的樣子不像大家少爺,這般人物也不需自己和主子真正的忌憚。
只是好景不長,學文沒想到三少爺還有翻身的一天。三少爺竟然有幸與當時還是七王爺世子的太孫十分親近,又恰逢圣上廢了廢太子,改立七王為太子,三少爺在府中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
不僅原本對三少爺這個兒子不太親近的二老爺夫婦,忽然對三少爺噓寒問暖,連老太爺對待三少爺也是更看重了幾分。
這就讓大房的兩位少爺不滿了,尤其是在二老爺不受看重的情況下,二老爺到如今只是一個五品的工部員外郎,大房素來對二房即警惕又輕視的,可二房突然出了一個很可能受太孫看重的人,一向弱勢的二房突然有可能踩到大房頭上,學文的真正主子自然就不滿了。
再加上自那以后,二房的二老爺夫婦與三少爺的同母長兄二少爺也狐假虎威,對大房底氣足了不少,這讓大房更加忍不了了。
所以學文從原本不受真正的主子重視的境地,突然變成了大房暗中針對二房謝志淵的主力軍。
學文倒也有些小聰明,他知道真正的主子對三少爺惡意滿滿,但是也清楚,老太爺對從小在玉真觀長大的三少爺還是十分看重的,這謝家終歸是老太爺做主,因此也不敢害三少爺,便給大老爺獻上了一條陰毒的計策。
要不說千萬不要小瞧小人物,學文雖是家生子出身,當然謝家不過是從謝絳才起家,在謝絳之前,謝家是農家出身,連伺候的人都沒有,更遑論家生子,學文的祖父當年因家世敗落,又患上了重病,無錢醫治的情況下,被謝絳救了,之后便自賣自身,給謝絳當了隨從,只是不如如今謝絳身邊的管家受看重。
學文的祖父到底年幼時讀過幾本書,在當時已經中了進士的謝絳眼里不算什么,但在謝府里也是地位較高的,只是趕不上當過謝絳書童的管家。
那時學文祖父還算得用,只是好景不長,學文祖父曾經大病一場的身子骨本就不好,后來一場風寒便去了,留下學文的父親與祖母二人,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在謝家的地位一落千丈,謝絳看重的管家對學文祖父本就是競爭的關系,見學文祖父死了,沒落井下石都是他心性好,只是撇在一邊不管,別人都說這位管家心性仁慈了。
只是這位管家雖沒動手,自有很多其他人落井下石,借此討好管家,所以學文的父親祖母日子過的也好不了哪去。
在這種情況下,學文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