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家之時,曾經率軍支援過蒲生下野大人(指蒲生定秀)。”
只不過是一面之緣而已,卻被他經營出一份不淺的交情來,還真是難得的能力。
“那么蒲生下野準備歸附于織田家了?”泛秀立即發問。
“恐怕不行……”竹中徐徐搖頭,微笑示意對方稍安勿躁,“蒲生氏深受定賴公之恩義,絕不敢與六角家敵對,此番只能置身事外了,他們愿意獻出幼子作為人質,來表達誠意。”
“這個結果已經很讓人滿意。”泛秀心里理想的結果也正是如此。
“另外伊勢那方面——”竹中側目看著泛秀,緩緩說到,“蒲生家愿意寫信促使神戶氏與關氏放下武器。同時他們城里還有重要人物……”
泛秀靜靜聽完他的描述,而后突然又問到
“在下的請求您肯答應了嗎?”
“如果監物大人不棄的話,鄙人愿竭力將所學傳授于令郎。”
……
非職業士兵的年代,戰爭有個顯著特點無論戰時打得多么熱鬧,一到春耕秋收時節就各自偃旗息鼓,回家種田。目前織田家每萬石抽取五百到六百人的比例,雖然已經低于大部分的大名,但其中仍舊包含著大量的農兵,自然也無法擺脫這條規律。
六角義賢的兩條計策,把時間拖到了年末,最適合出兵的深秋或者初冬已經耽誤過去。如果到了二月份之前還沒有取得什么軍事上的成果,就只能等到五六月份再發兵了。那么天下人會如何看待當年信誓旦旦,而今卻碌碌無為的織田家呢?足利義昭又會怎么想呢?
織田信長的心情頓時又下降到最低點。派出去進行策反調略工作雖然有進展,但是很難立時湊效,而時間卻一天天流逝過去。就在他忍不住要在寒冬出兵的時候,突然有了轉機。
已經快要被人遺忘的美濃麒麟兒毫無征兆地出山,勸降了目前六角治下勢力最大的家臣——日野城蒲生氏。后者派遣十歲的幼子鶴千代擔任人質前往岐阜城。以此為線索,北伊勢數家豪族被連帶招撫,大部分的六角的余臣也開始起了新的想法。甲賀五十三家中,也開始漸漸有人投靠到織田那邊去。
信長的反應是立即讓十歲的蒲生鶴千代與次女定下婚約,同時再次帶著軍隊和黃金進入伊勢國,用這兩種手段,連續懾服了十幾家豪族。
這時候足利將軍才終于相信織田有著比朝倉更強的動員力,終于安心在岐阜城居住下來,還主動發起朝廷的關系,幫助弄來了正式的天皇綸旨,確立了織田對于尾美兩國的合法占有。
盤算失誤的朝倉義景倒也算是果斷,頂著西面和北面兩線壓力擠出了兩千精兵,由一門眾朝倉景恒率領,以保護將軍之名,參與到上洛聯軍。
按照歷史的教訓,這個時候六角義賢應該已經想好退路了。而有著先知先覺的平手泛秀又把目光投向了觀音寺城。
不過以智謀著稱的六角左京,自然不會像齋藤龍興那么容易對付。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