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二十四節氣還代表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有獨特的文化意味和文化意象,十分的引人入勝,玄奇無當。
首先是七十二候。
時間平均法,即平氣法劃分節氣,在黃心流域用土圭測日影確定冬至日并作為“二十四節氣”,每節氣分三候,每候約五天,較反映了長靈流域的地理、氣候、人事和自然界的一些景象。“平氣法”節氣,始于冬至,終于大雪。
冬至冬至之日蚯蚓結,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動。小寒小寒之日雁北鄉,又五日鵲始巢,又五日雉始鴝。大寒大寒之日雞使乳,又五日鷲鳥厲疾,又五日水澤腹堅。立春立春之日東風解凍,又五日蟄蟲始振,又五日魚上冰,即魚陟負冰。雨水雨水之日獺祭魚,又五日鴻雁來,即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動。驚蟄驚蟄之日桃始華,又五日倉庚鳴,又五日鷹化為鳩。春分春分之日玄鳥至,又五日雷乃發聲,又五日使電。清明清明之日桐始華,又五日田鼠化為鴽,又五日虹始見。谷雨榖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鳴鳩拂奇羽,又五日戴勝降于桑。立夏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小滿小滿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即麥秋生。芒種芒種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鳴,又五日反舌無聲。夏至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鳴,又五日半夏生。小暑小暑之日溫風至,又五日蟋蟀居辟,又五日鷹乃學習,即鷹始摯。大暑大暑之日腐草為蠲,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立秋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處暑處暑之日鷹乃祭鳥,又五日天地始肅,又五日禾乃登。白露白露之日鴻雁來,又五日玄鳥歸,又五日群鳥養羞。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聲,又五日蟄蟲培戶,又五日水始涸。寒露寒露之日鴻雁來賓,又五日雀入大水為蛤,又五日菊有黃華。霜降霜降之日豺乃祭獸,又五日草木黃落,又五日蟄蟲咸俯。立冬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凍,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蜃。小雪小雪之日虹藏不見,又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又五日閉塞而成冬。大雪大雪之日鹖旦不鳴,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還有二十四風。
二十四風,又稱二十四番花信風,因為是應花期而來的風,所以叫信。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是按照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的,其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因此,它們的各種活動便成了季節的標志,如植物的蔭芽、發葉、開花、結果、葉黃和葉落,動物的蟄眠、復蘇、始鳴、繁育、遷徙等,都是受氣候變化制約的,人們把這些大自然的一種節律現象叫做物候。靈云顯教撰的《廣群芳譜》有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記載。每年冬去春來,共有二十候,每候都有某種花卉綻蕾開放,人們把花開時吹來的風叫做“花信風”,意即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
還有人們口口相傳的節氣歌
立春梅花分外艷,雨水紅杏花開鮮;
驚蟄蘆林聞雷報,春分蝴蝶舞花間。
清明風箏放斷線,谷雨嫩茶翡翠連,
立夏桑果像櫻桃,小滿養蠶又種田。
芒種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練;
小暑風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賞紅蓮。
立秋知了催人眠,處暑葵花笑開顏;
白露燕歸又來雁,秋分丹桂香滿園。
寒露菜苗田間綠,霜降蘆花飄滿天;
立冬報喜獻三瑞,小雪鵝毛片片飛。
大雪寒梅迎風狂,冬至瑞雪兆豐年;
小寒游子思鄉歸,大寒歲底慶團圓。
同時,還有很多農諺。
關于節氣,李乾宸前世自古以來也流傳了很多農諺,比如
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
知了叫、割早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