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太平道一事,但卻石沉大海……天子只是西園享樂,不問政事,倒是楊公(楊賜)寫信與我,說今年春日,太平道趁著時疫擴張之時,他和令師劉公就曾經一起上書說過此事,但奏疏奉上,天子恐怕根本就沒看。”
公孫珣反倒一時無言了。
“我觀你萬事妥當,唯獨沒有處置趙國境內的太平道,”劉焉低聲提醒道。“還是要提防些好……辛辛苦苦做了那么多事,能存多久是多久。”
公孫珣緩緩頷首……他之前一直沒有處置太平道,一來是趙國此地太平道沒有想象的那么多;二來卻是覺得鉅鹿就在身旁,處置了也沒有。
兩個矛盾心理,這才漏過了這個問題……實際上,據跟隨韓當、婁圭回來的王憲王道人當日坦誠披露,太平道張角兄弟的野心其實在太平道內部已經是路人皆知了。而王道人之所以選擇托庇于公孫珣,正是因為出身太原王氏,不愿做個反賊而已。
“就這樣吧!”劉焉無奈擺手。“私下相論,言止于此,你我皆好自為之。”
公孫珣當即回過神來失笑道“私下相交,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屋內有份重禮,權當是件雅事,劉公不必推辭。”
言罷,卻是直接告辭離開了。
劉焉不明所以,但喊了兒子、侍從入院,再回到早已經點燃燈火的那間曾經住過的臥房以后,卻是陡然怔住!
原來,床上整整齊齊,居然摞有無數書卷,上面更是壓著一張紙,劉焉匆忙伸手拿下,卻見到上面清晰寫有一句話
‘遺人一經,如贈千金,今方伯受我千萬賄賂,依律當斬。’
劉焉一時失笑,卻又不禁大喜過望,之前對公孫珣種種強行忍耐、不渝,乃至于剛才對局勢的悲觀不安,此刻全都在這萬卷書前消失殆盡。
當然了,這便是欺負山中十八載的劉君郎不懂技術了。
萬卷書進行版印,一式一份與一式十份所耗差距其實并不大,九成九的辛苦都在這萬卷書的印刷雕版里……而那些,乃是從公孫珣獲得了蔡邕家中藏書后一直到現在,安利號書坊辛苦數年所在。
至于說,版印時一式十份和一式二十份的區別,其實恐怕比前者的差距更小,劉寬、盧植、田豐、沮授家中其實都收到了一份,遼東那里也有很多,便是雁門平城,程普他們都收到了安利號捎去的不少書。
只能說公孫大娘從安利號初建時收集造紙技術到現在,厚積薄發,幾十年辛苦卻是終于一朝爆發,也是讓當兒子佩服不已。
人都是這樣,跟親人沒有了矛盾,又離得遠了些,就不免總是想著對方的好處了。
轉過拐角,告別呂布,不知為何,公孫珣卻顯得心事重重起來,一直到了燈火通明的后院都恍然不知。
而一抬起頭來,卻正見到自己妻子趙蕓居然在晚間正與一名年輕白面男子在后院小堂中言談甚歡……也是讓公孫珣一時恍惚,弄不清是否之前喝的有些多。
當然了,公孫珣馬上就反應了過來,正堂讓給了蔡邕一家,妻子若要會客怕是只能在此處了。而且,信步走過來了以后,卻見到非只是自己妻子以及她的侍女,便是那蔡琰也還在此處與兩只大貓玩耍,想來就是趙蕓會客時專門讓她過來以避嫌隙的。
“夫君!”趙蕓見到公孫珣回來也是一時眉開眼笑。“遼地傳來好消息,上月月中,玉兒給我們添了一個女兒……母女平安!”
公孫珣恍然大悟……自己的小阿離出生了,自己當了父親,算算日子確實也該是現在傳來消息的。
然而,不知為何,心里早有準備的公孫珣此時反而沒有多少驚喜之意,所以只是微微含笑點頭……同時,也對自己妻子的興奮有了一點點恍然和理解。
“那就好。”不管如何,公孫珣終究是難掩喜意。“她們母女在母親那里我也放心……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