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弘回來。
卿硯慢慢地替她搖著團扇,忽然遠遠望見了拓跋弘,再一細看卻皺起了眉“娘娘,您瞧皇上手里抱的是什么,怎么好像還活動著呢?”
“還真是,這孩子哪兒弄來的活物啊。”馮錦一邊說,一邊從大門里頭跨出來迎上去。
不等她開口問,拓跋弘倒眉眼彎彎,獻寶似的主動把兔子捧到馮錦眼前,卻沒提李茉兒“娘,這是馬場的兔子,它一個人太可憐,弘兒就把它帶回來了。這樣以后弘兒去讀書,娘和卿硯姑姑在房里就不寂寞了。”
馮錦先是感嘆他越來越會說話,小嘴兒抹了蜜似的甜,突然想起了什么“等會兒,這該不會又是你皇叔給你放的獵物吧?”
拓跋弘見母親戳穿自己,忙收攏手臂抱住兔子,小心地點了點頭。
哲海見馮錦看向自己,便一五一十道“回太后娘娘,奴才在太華殿整理書籍時聽到李奕叫人來傳話,說王爺今兒提早走了,這才讓奴才趕緊去接皇上回來。”
“這孩子。”馮錦聽了個大概,已知道拓跋子推是被他氣走的了。
自從拓跋弘開始學射箭,就三天兩頭有人來告訴她,攝政王軟硬兼施,皇上就是哭著不肯殺獵物。
拓跋子推算是脾氣好的,今天怕是實在忍不下去,才甩手離開了。
馮錦無奈地拉著拓跋弘進門,叫他站在地下,好聲好氣地同他講道理。
“弘兒,娘知道你不忍心殺那些小動物。可既然學騎射,這就是必然要做的事,你想想,在野外的時候,你不殺它們,它們可就反過來咬你了。這小兔子你若喜歡,就叫卿硯姑姑幫你養(yǎng)著,但下回若再不肯好好學,還把皇叔氣走,那娘也不管你了。”
拓跋弘到底是孩子心性,一聽說馮錦同意他把兔子養(yǎng)起來,連蹦帶跳地說著“謝謝娘”,又忙叫了哲海去找兔籠子。
卿硯卻滿面擔憂“人都說七歲看老,皇上這性情若再不改,奴婢說句大不敬的話,恐怕不是做帝王的料。”
馮錦嘆了口氣“他父皇去得早,親娘又叫我送出了宮,從小就比別的孩子懂事許多,我總覺得欠他。可把他養(yǎng)成了這般心慈,真不知是不是害了他,弘兒這性子是該好好扳一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