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瞟。
她早就聽說這宮里的女人是斗來斗去、總要爭個你死我活的。
尤其大家都是剛進宮的新人,位份都差不多,可偏偏是那個年紀比她們都要大、家世卻還不如她們的李妙音獨得了個封號。
這便是出頭之鳥,眾矢之的了。
就算雪瑤不針對她,旁的那些富家千金們,不見得會和她好好兒相處。
除夕之夜拓跋弘在前朝宴請大臣,雪瑤便在后宮里帶著新進宮的這些姑娘們吃飯。
她本也不是什么好顯威風的刻薄之人,酒過三巡之后,座下的那些妃嬪們已經不再有一開始進到太和宮后的戰戰兢兢,也沒有了對“皇后”的懼怕。
有膽子大些、性情也開朗的姑娘站起來給雪瑤敬酒,她便笑盈盈地一一回禮。
此番之后,人人都道她們這宮里的皇后娘娘極有風度,也不擺架子,是個好相處的人。
可李妙音回想起自己進宮前雪瑤找她的那一遭,只覺得她怎么也算不上是一個可以跟“好相處”三個字沾上邊兒的人。
而且大伙兒都一邊倒地夸著皇后,自己越是被拓跋弘寵愛,往后在宮里的日子就越不好過。
所以要么是勸拓跋弘雨露均沾,萬一哪天失寵了,也不至于被人落井下石。
要么就干脆死死地巴著拓跋弘,別讓自個兒有失寵的那一天。
李妙音從一個歌女一躍而上成為了皇宮里的主子,自然是想一輩子就這么風風光光的,哪甘心去勸拓跋弘寵幸別的女人啊。
那她要做的就是別讓自己失寵。
既然人人都與皇后站在一邊,都討好著皇后,興許也正在一處妒忌著自己的榮寵呢。
她何不另尋他人來穩固自己的位置呢?
比如……靜養在棲鳳宮里的太后娘娘。
李妙音想著去討太后的歡心,一定是要比去招皇后的待見簡單多了。
既要好好表現,那就事不宜遲。
大年初一早晨,李妙音領著婢女,提了自己連夜精心準備的繡活兒往棲鳳宮去,只覺得應該是沒有哪個婆婆不喜歡心靈手巧的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