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也沒關系,幾十年后中原上邦一定會幫你報仇。不過到時候如果找不到國王的后裔……那你就回歸宗主國的懷抱吧!具體流程可以參考朱棣征安南。
這就是個連環(huán)計,即不用擔心歷史上的反攻倒算,還可以將吃相難看的帽子帶到鄭家頭上,為了微言大義以及國家的顏面鄭森一定會義不容辭的,當然私底下一定也給了不少好處。比如暗中的經濟支持和貿易往來,用以支持鄭家在臺灣立足,而后經略世界。事實上三百年后的確就是這個樣子,鄭家正式向中原稱臣投降之后,原先他們占領的島嶼都劃歸了中華的版圖,所以三百年后在國際歷史上,中國的史學家能夠理直氣壯的指責歐洲國家殘暴殖民史。對于自己同樣占領了大量海外領土,則輕巧的用一句“歸附”就解決了。這事看似可笑,但對于任何時代來說政治正確都是必要的。
眼光收回來,姜田總算是知道張韜的布局,不過等著消息傳給不姓朱的國姓爺,然后鄭家再組織船隊出發(fā),并且為了避免遭到臺風襲擊,怎么也要秋天之后才會有行動,那么現(xiàn)在該怎么回復日本人呢?
“這個簡單,你就說朕不爽他們的狡辯,誰當日本的將軍對于中華來說沒有區(qū)別,若是再啰唣便不許貿易!”
“剛簽完條約就毀約,咱能不能有點國際信譽?”
“你跟鬼子講信譽?”
“至少現(xiàn)在的鬼子無法侵華,你恨他們的理由說出去誰能相信?而且既然要開放,前來締約的國家只會越來越多,在咱不能統(tǒng)一地球的時候,總得留個好名聲吧?”
姜田的大白話說的很清楚,這個世界與他們熟知的世界不同,別看歐洲國家就是一群強盜,可畢竟人家也算是正經的國家,這國與國之間就是這么微妙。他們明明自己能互相征戰(zhàn)幾百年,可是一遇到異教徒的問題就出奇的抱團,你要是總玩仙人跳,惹急了這幫剛開始發(fā)展的愣頭青,真的是能組團來和你拼命,再說中原龐大的生產力需要這些國家來消化,不然江南遍地的紡織與陶瓷業(yè)該怎么活?今后如果工業(yè)化了,那些可能出現(xiàn)的工業(yè)制成品該賣給誰?今后一百年的大勢只能是他們欺負各地土著,然后用搶來的錢朝咱們買高級工業(yè)品,說白了就是替咱們搜刮別人的血汗,就像現(xiàn)在的西班牙人一樣。
“那你說怎么辦?”
姜田想了想,有點猶豫地說“不如,先拖上一陣,然后勉為其難的答應下來,不過為了保證朝廷的面子,讓他們寫個認罪書,為此哪怕再多給些好處,比如送他們點刀劍什么的,等鄭森奪下琉球,這薩摩藩也就不足為慮了。”
定下了琉球問題之后,張韜雖然有點不甘心,但是也只能如此了“海軍、海軍,朕要是有海軍還愁天下不靖!可這海軍太燒錢了,我現(xiàn)在才知道為什么當年那幫水耗子的津貼比老子這個陸軍高!”
這話也只有姜田能聽明白,這個問題同樣困擾著當年的國朝,如果有一直強大的海軍,很多狗屁事情都不會發(fā)生了。但是當年的中國因為百廢待興,又要隨時防備著北方的鄰居入侵,所以沒有足夠的技術與金錢來打造強大的海軍,等有錢了卻又錯過了時機,再說海軍的戰(zhàn)斗力除了體現(xiàn)在裝備上之外,還在于人員的素質,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就能獲得的。在這個時空中,雖然同樣缺乏穩(wěn)定的財政與尖端的造船技術,但是情況要比另一世好很多,所以現(xiàn)在主要的難點就在于造船與培養(yǎng)專業(yè)人員上。
姜田想起自己的金融改革計劃,頗有些玩味的說到“錢不是問題,只要新的貨幣開始流通,這天下的銀子就會滾滾而來,到時候別說是打造一支亞洲第一的海軍,哪怕用來征服世界都夠了。”
知道內情的張韜點點頭,若不是因為姜田發(fā)明了沖壓機,雖然比較原始,但是依然解決了大規(guī)模低成本制幣的問題,使得推行貨幣改革成為了可能,新貨幣雖然含銀量比歐洲銀幣要高,但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