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手腳,其實他們哪知道不需要什么小動作,只要是姜田求見張韜除非有緊急公務,否則絕對會第一時間召見,因為這個皇帝知道,躲在一旁發展科技的姜田找自己,絕對是有著極為重要的事情,這一點從他當初制定經略日本的計劃時就發現了,這個看似在政治上夸夸其談的人其實很有戰略眼光,于是才讓他逐漸的接觸到了一些國家機密,現在是讓姜田發揮更重要作用的時候了。
姜田沒有直接回家,和張韜密謀了半天之后決定更改一下計劃,既然要發動隱藏的鄭家吞并琉球,那么擴大自身的海運實力就成了當務之急,而造船業的發展離不開巨大的投入,那么造幣工業就不能停留在試驗階段。這一個個計劃的根源都停留在一個錢字上,必須開始加快新貨幣的儲備,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改革。眼下唯一掌握工業生產能力的就只有科學院了。
宋應星看著這個曠工的楷模,也不知道該說點什么好。自從姜田來到他科學院之后,主要的研究成果幾乎都和他有關,所以曠工又能怎么樣?和冀王那里相比,宋應星還是比較知足的,畢竟這小子除了一開始露過面之外,就再也沒去過宗人府。
“你說要力趕制水力沖壓機?”宋老頭砸吧著滋味,他雖然是技術類官員,可是對于政治也不是一竅不通,就算看不明白盤的計劃,至少也知道制造新貨幣是某項龐大計劃的關鍵。
姜田很急切的點點頭“對!僅靠現在這種原始的人力沖壓機,效率還是過于低下,若是擇一大河附近建筑水利沖壓機,則能提高效率且日夜趕工。”
靠水流驅動水車,帶動變速機獲得各種功率的輸出和繼斷器的作用,加工效率將是革命性的飛越,除非出現蒸汽機,否則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將是無可比擬的生產力。
“可是,你那鏡子工廠還沒有完成,如何有余力搞這個?”
“鏡子說到底只能算是玩物,除了那座大型的玻璃廠之外,其他的都先暫停。”
宋應星其實就等著他這句話了,鏡子工廠有一半的股份是皇帝的,所以他不能隨隨便便就停工,但是如果姜田這么說了,就算哪天皇上不高興了,也不怪罪到自己頭上。不得不說老頭子的這點心眼都用在這里了。他并不知道鏡子的秘方,所以沒想到姜田根本不在乎工業化生產鏡子,現在這種小批量的制作反倒能賣出天價。所以那工廠什么時候蓋好都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