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炮彈再次降臨……
已經沒人數著究竟有幾發命中了,交戰雙方都有些呆滯的看著沖在最前邊的這艘船,在一連串的爆炸聲中變成了碎片,李修遠一直沒搞清楚這艘船是不是敵方的旗艦,反正他排在戰列線的第一位,他現在能搞清楚的就是再次確定了姜田與他演習時放水了,或者說是故意讓著自己。他知道榴彈能爆炸,也知道火藥能殉爆,這在瀨戶內海時就印證過了,但這二者相結合的效果還是讓他感到心頭一跳,別說是他了,就是那些在歐洲見慣了漫天炮火的戰艦艦長們,都是第一次感受到這種震撼。
這一刻不分敵我,雙方均忘記了戰斗還沒有結束,大家還得拼個你死我活,看著徐徐下沉的半截殘骸,以及沒被漩渦卷走還在水面上掙扎的水手,所有人都明白海戰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領域。荷蘭人又想起了當年的往事,自己與這個中央帝國的交手總是這么讓人刻骨銘心,他們本能的想再次逃跑,可惜他們的瞭望手忠實的履行了自己的職責,發現當那兩艘巨艦切入自己的t字橫頭時,一直在戰場外游曳看熱鬧的六艘船以極高的速度切入了自己隊列的尾部,如果從天上看這時的雙方陣型恰好形成了一個中國漢字的工字型,而他們就悲催的被夾在了中間。
這場戰斗的結局已經不言而喻了,荷蘭艦隊除了三艘船投降而幸免之外,其余艦只部戰沉。這其中就包含了兩艘最先進的蓋倫戰艦,這兩艘荷蘭的主力艦可是戰斗到了最后一刻,他們因為厚實的船身沒有在第一時間就被擊沉,并且努力將炮彈射向敵人,可是中國戰艦的機動性實在太高了,每次那些比自己細長了許多的驅逐艦出現在自己舷側的時候,這邊剛剛開炮,對方卻已經駛離了火線,甚至直到自己被擊沉炮手們都沒適應這種節奏。
這還是皮糙肉厚的蓋倫船,其他那些皮薄餡大的荷蘭商船,則根本扛不住兩輪以上的炮擊,這不是因為中國炮手訓練有素,相反這時的中國水兵們在專業技能方面還不如歐洲同行,只是船只、火炮在性能上的巨大優勢,才壓制住了荷蘭人的反擊,反觀中國這邊的驅逐艦分艦隊,無論是隊形的保持還是射擊的準確性都差了許多,如果不是有威海衛的老兵坐鎮,這場戰斗還不一定是什么結果。
當初李修遠考慮到自己這邊訓練不足,加上火力密度也不夠,所以才將六艘驅逐艦分出來組成了游擊艦隊。自己開著定、靖兩艦吸引火力,那六艘船可以憑借著速度搶風進入上風處,無論是炮擊還是放火箭都可以打了就跑。并且定了分艦隊集火打擊一艘敵艦的戰術,用以保證能最大限度的打擊敵人。戰場的走向也和他的預料差不多,只是新兵拙劣的戰術素養和六角炮彈穿透力過高經常穿艙而出還沒爆炸的意外情況,讓他差點把持不住局勢。所以真正讓荷蘭人放棄抵抗的原因是驅逐艦分艦隊的三次火箭齊射。
荷蘭人見識過明朝的蛟龍出水,也知道中國人有一種可以連續噴火的猛火油柜,他們對此還是比較忌憚的。但是萬萬沒想到中國人將這兩種武器結合到了一起,當幾十枚火箭帶著凄厲的尖嘯飛到敵船上空,飛濺的縱火劑與預制破片瞬間就吞噬了看似龐大的船身,置身其中的水手們,一部分被破片打成篩子血濺當場,一部分沾上了油質的燃料變成了火人,余下的只能驚恐的四散奔逃,這些人有些拼命拍打著身上的火焰跳進大海,還有些想撲滅熊熊大火,可這種在海面上都能燃燒的縱火劑又豈是他們能撲滅的。船上的幸存者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船變成一個巨大的火堆,然后在火藥的殉爆聲中變成零碎。
當第三次齊射成功的點燃了第三艘船之后,荷蘭人最后一絲抵抗的決心也破滅了,幸存的兩艘商船本來就是打醬油的,投降對他們來說沒什么大不了的,至于那艘僅存的蓋倫戰艦,幾次被命中之后不是穿艙不炸,就是炮彈瞎火,就是爆炸的那幾枚炮彈也因為位置問題沒能點燃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