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碼頭上那些想探查中國軍力的探子們,以及看熱鬧的破落的武士們卻實打實的被震撼了一把,只見幾百人的陸戰隊員并沒有走舷梯,而是從船側的繩網上攀爬下來,并迅速的在已經征用的碼頭上重新組織好隊列,原本亂哄哄的士兵在統一的號令下以10人為一排組成了一個個方隊,每一聲口令的下達,無論是整隊還是槍下肩部是整齊劃一的動作,猶如這幾百人只是一個人一樣。
這份嚴整的軍容,已經讓不少懂行的日本人看的心頭一顫,無論是哪家大名的軍隊,哪怕都由武士組成的隊列都不可能有這般嚴整,而且極其看重武器優劣的日本人更是震驚的發現這幾百人部都使用火槍,雖然他們在心里安慰自己,覺得這些人只是中華挑選出的精銳,并不一定代表了中華軍隊的平均水平,但緊接著發生的事情卻讓他們再也高興不起來了。
根據出訪前就準備好的計劃,這一營陸戰隊士兵除了跟隨姜田的三個加強班之外,其余的人則負責在港口停靠時的泊位安保工作,所以他們也不管日本人高興不高興,馬上就分組執行起自己的任務,一個連隊在劃定的泊位區里馬上就進入防御姿態。
“半環防御陣型,上刺刀!”隨著一聲口令下達,在泊位的出入通道處近一百名士兵半蹲著組成了一個個的半圓形陣型,只聽得刷刷聲不絕于耳,近兩尺長的刺刀被熟練的裝在槍口上,槍托觸地斜向外指向前方。
這個姿態看得不少日本人精光爆閃,本就長達一米三的標準步槍在配上如此長的刺刀,火槍一瞬間就變身成了長矛,雖然這些刺刀黑漆漆的并沒有武士刀看著那么漂亮,但是懂行的人卻不敢小看,三棱形的刺刀在穿刺能力上絕對強過其他冷兵器,而且還不會被骨頭卡住刀身拔不出來。這時其他的士兵也沒閑著,解開背囊上掛著的工兵鏟,從港口附近的土地上取土裝進隨身攜帶的麻袋之中,然后在防御陣型的后邊壘出一個個圓形掩體,建造完成之后由其他連隊接管防御,幾挺改進型迅雷銃被搬進了掩體中,形成了一個原始的機槍陣地,并且在陣地外圍用卷曲并附有倒刺的鐵絲網封鎖路口,至此一個標準的野戰營地建造完成部的用時不過區區半個時辰。
因為營區建設是獲得日本方面同意的,所以他們的行動并沒有受到干擾,但很多日本人的心已經從頭涼到腳,如果說在野戰狀態下,不少武士還自信能與之一搏,但是當看到這個防御體系完成之后,就算他們不知道中國的火槍究竟有多么強大的威力,也很清楚的意識到沒有二十倍以上的兵力甭想撼動這樣的防御,更不提在他們建造防御陣地的時候,戰艦上可以轉動的炮臺一直都掃視著周圍,為可能出現的襲擊火力掩護。要想攻破這樣的防御圈,沒有火炮是不行的,但日本人心里清楚,日本所有的火炮集中起來又能有幾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