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是無情,帝王家!
胤祚心底嘆息。
三阿哥被胤祚看的身上發冷,有些心虛的避開了他的目光。
“三哥所說不錯,俄國人派出鳥槍隊的事情,我確實缺少調查,這一點是我錯了,胤祚認錯?!必缝裾f著向三阿哥行了個禮。
胤祚的反應明顯超過了三阿哥的預期,愣了片刻,既沒還禮,也沒講話。
康熙一直在看著下面的糧車,當聽到胤祚說自己錯了的時候,移回目光看了胤祚一眼。
等三阿哥想起自己應該還禮,以顯示氣量的時候,胤祚已經繼續開口了。
“在與大清的交戰中,葛爾丹一直想利用俄國人的力量,卻不知俄國人也是在利用他,簽《尼布楚條約》時,葛爾丹趁機在草緣掀亂,使大清在談判上處于劣勢。但在烏蘭布通之戰上,俄國人可曾派兵?準格爾策妄阿拉布坦叛亂,俄國人可曾派兵?現在葛爾丹成了喪家之犬,僅有五萬余殘部,又被我們大軍在戈壁上圍追堵截,對俄國人毫無利用價值了,此時他們反而會派兵嗎?”
胤祚不是戰略專家,但他相信歷史不會輕易改變的,從結果反推原因,總是可以講的很合理。
文武大臣都陷入思索,就連薩布素也輕“咦”了一聲。
這些日子,俄國人的鳥槍兵,一直是懸在眾文武心頭的一把利劍,現在聽胤祚這一番話,頓時都覺得有幾分道理。
“照你這么說,色愣河旁的六萬俄國鳥槍兵是來看戲的不成?”三阿哥還不死心。
胤祚想了想道“不知那些鳥槍兵是俄國的哪個兵團?”
這下所有人都不說話了。
胤祚換了個問法“那些俄國人穿怎樣的衣服?留怎樣的發式胡須?武器裝備又如何?”
大阿哥跟康熙最久,驍勇善戰,對戰場上的事情可謂手到擒來,當下便道“那些鳥槍兵軍裝各色都有,大體以紅色為主,人手一把鳥銃,留長發長須。”
“沒有火炮?”
“極少,過不俄國鳥槍厲害,遠不是魯密銃能比的,六萬多人的軍隊,也不能小覷。”
胤祚聽完朝康熙拱手道“皇阿瑪,我敢斷定,這些鳥槍兵不會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