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城確實是制高點,確實更容易防守,可又如何。相比子城,大城更不能失去。這里防守很難,可這里有十萬百姓的家,公主府也在這里。
這又不是火器時代,占領一個四里外的制高點,對金軍來說,沒有任何軍事價值,這也是為什么宋朝人選擇在更低、更平的位置堅城,而不選擇那塊高地。因為平緩的位置,經(jīng)濟價值更高,高地雖然安全,可很影響經(jīng)濟建設。
李慢侯也曾考慮過將公主安置在子城,那樣自己大軍屯守孤城,更容易堅守。但公主一動,揚州這邊人心就散了,大城里的百姓不可能還能踏實守下去。如果將老百姓的家眷也都送去子城,恐怕他們的士兵又會抵制,容易引起內(nèi)亂。
十萬人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處理的。如果一定要放棄一座城,李慢侯寧可放棄子城,也不能放棄大城這邊。
林永嘆道“那不是白花了那么多錢修筑子城?”
“白花?”
李慢侯笑了一聲,故作神秘,沒有回答。
修建子城,前前后后燒了不下三十萬貫,主體完工花費了三個月,收尾工作現(xiàn)在都還沒結(jié)束,恐怕以后很長一段時間,這里都會是一個大工地,因為子城的面積并不算小,達不到大城的一半,但超過三分之一,至少可以容納三四萬人口。
守在揚州這種地方,一塊擁有三四萬人口的土地,花費三十萬貫并不貴。
當然,這些錢沒有白花的基礎是揚州能守住,如果守不住,錢就白砸了。
第二天考驗就來了,大概是金軍統(tǒng)帥一晚上也沒想好要如何攻陷揚州,索性派兵去子城試試運氣,他們第二天一早就開始進攻子城。
兩城相隔近四里,盡管一覽無余,可實際上看不太清楚,能看到金兵正在攻城,可如何攻城就看不清楚。林永看到的情況更多,但李慢侯不認為林永比他視力好,可能是林永經(jīng)驗更豐富一些。
程序依然是搭飛梯攻城,不時能看到金兵掉落,子城高度更高,掉下去傷亡更大。
哪怕姚端手里沒有精兵,但依然防守的很穩(wěn)健。
子城的城墻上,遍布馬面。這種馬面跟傳統(tǒng)的馬面還不一樣,傳統(tǒng)的馬面是凸出墻外的方形結(jié)構(gòu)。正面其實也是可以被攻擊的,但李慢侯是改進后的馬面,正面被他設計成了尖角,沒有搭梯子的平面,這樣金軍只能從兩側(cè)進攻,這就意外著要承受城墻正面,馬面兩面的三面夾擊。
防守大城的時候,兩側(cè)的士兵要用拐槍,抓槍攻擊金兵,需要半邊身子都探出城墻,身后要兩個人按住他們的腰腿防止他們掉下去。而在子城,士兵沒有這種擔憂,他們大大方方的從垛口伸出武器攻擊,根本不用擔心敵人的弓箭,而且更容易發(fā)力。
理論上來講,冷兵器基本無法攻陷這主要的棱堡,除非對方用火藥炸開城墻,否則只能放棄。可金軍沒用到火藥,姚端卻用上了,子城打的十分熱鬧,動靜非常大,各種爆炸聲不斷,各色煙霧繚繞。
熱鬧歸熱鬧,聲勢歸聲勢,可這種能用的招都拿出來招呼,效率卻不高。
李慢侯又不是不知道火藥這玩意,卻在守城的時候一直沒用,不是沒有原因的。他認真做過實驗,發(fā)現(xiàn)這時代的黑火藥和宋軍的火藥武器,殺傷力其實沒有想想找你哥那么大。
否則金軍也不太可能攻陷那么多城池了,火藥不是什么新鮮玩意,或許在剛出現(xiàn)的時候,確實能嚇到游牧民族,尤其是能驚嚇到他們的戰(zhàn)馬,可女真人起兵已經(jīng)十多年,用了十年就滅掉了宋遼兩大帝國,早就摸清火藥武器的脾氣,知道這些武器就是看著嚇人。連金軍的戰(zhàn)馬都不怕,更別說人。
本來就看不太清楚,煙霧一起,李慢侯就更看不清楚。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用處,這些火藥武器威力不甚大,但是都很陰損,會讓敵人非常難受。比如《武經(jīng)總要》中記載的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