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散劫掠時,被花馬劉按照打流寇的法子打了埋伏,什么挖陷阱打悶棍這些黑手,他們十分精通。
花馬劉還帶回來一個楚州斥候,是來求援的。楚州的情況很不好,趙立帶進楚州的部隊,只有四千人,其中超過一半還是勝兵,所謂勝兵是指能充當士兵作戰的人,就是一些徐州鄉兵。楚州城內只有兩千楚州兵。斥候說徐州兵殘暴,經常欺負楚州兵,還好趙立比較公正,經常彈壓,但顯然雙方無法緊密配合。除了這幾千正規軍,還有周邊幾個縣的民兵五千,都是當地土豪組織起來的農民。
趙立為了拉攏當地土豪,任命最大的土豪朱存中為楚州下轄的山陽縣知縣,山陽縣城就是楚州城,治所所在。任命武藝高強的土豪朱鉞為楚州都監,任用了好幾個當地的士人,比如老書生孔師錫,顧伯起、朱豈兩個進士被任命為通判等官職,讓他們管理糧草。
盡管團結起了這些人,可是軍隊依然很少。趙立卻擺出一副強勢姿態,經常帶兵出戰。他是兩宋之間,第一個開始跟金軍進行正面野戰的將領。這次金軍南下,征發了大量簽軍,在梁山泊打造戰船,也打造了很多攻城器械。
用投石機砸開了楚州城墻,趙立砍槐樹做成鹿角堵塞,然后在缺口后方修建起一座月城(甕城),金軍沖開鹿角,大量涌入甕城,結果趙立在翁城里早就堆滿了柴草,煮開了金汁,柴草、糞水其上,殺了一百多金軍。
之后金軍不在進攻,開始圍城。
楚州現在什么都缺,缺兵,缺糧。尤其是糧草,楚州城里不止有軍隊,還有大量的難民,從山東一帶南下的難民聚集了十萬人,去年楚州也遭到劫掠,之后匪亂比揚州地區更嚴重,因此糧食生產不多,只有鹽城、寶應兩縣今年種下了麥稻,有一些收獲,楚州作為州城,通過賦稅收集了一些,但只能供應軍糧半年。老百姓根本得不到糧食,如果時間一長,肯定會生內亂。
李慢侯帶著使者去看了看囤積在子城的巨大糧倉,告訴斥候,揚州的糧食可以吃一年。又讓他看看城外四面扎營的金軍大帳,告訴他現在援兵派不出去。
告訴趙立有糧食,讓他有希望,告訴他沒有援兵,是讓他堅定死守的決心。他可不想動搖趙立的決心,現在趙立憋著一股勁,哪怕他是一個英雄,這股勁一旦泄了,就不可收拾。楊再興都投降,韓世忠都棄軍逃跑,誰能懷疑這些人的勇氣?
斥候帶著李慢侯鼓勵趙立堅守的信離開。
二月中旬,只圍了揚州十來天,發現沒什么效果的金兵竟然撤走了。
大原因肯定是春天來了,他們習慣性的返回北方避暑。現在金軍避暑已經不在返回遼東。每年避暑歇馬的地方都在南移,“金人往年休士馬於燕山,次年移河北,又次年移京東”,也許明年就該留在淮南。
小原因就多了,李慢侯派出的騎兵騷擾是一部分。更大的原因,則是春水來了,張榮的水軍四處出擊,金兵騎兵可以奔襲,但劫掠到的東西太多,卻必須走水路,正合適張榮這個水匪頭子攔路搶劫,奪取了他們許多財物。
水漲之后,張榮的活動范圍,北邊直達寶應縣以北的白馬湖,往東直達鹽城西部的射陽湖,往南更不用說,可以到揚州北邊的邵伯湖,縱橫幾百里。而且李慢侯派出的騎兵也沒有撤回,反而為張榮水兵情報,讓他們更容易在一些漲水后的河叉堵住金軍。
楚州久攻不下,劫掠難以為繼,作戰目標都達不成,加上夏天即將到來,不利于金軍作戰,所以就北撤了。
北撤之后,揚州各地的青壯再次回到家鄉,這次不用搶種,秋收之后,種子已經播下,旱地種麥,水田種稻,他們只需要回鄉整理一下即可。老弱依然留在安全區,經過幾個月的避難,他們已經習慣了避難生活,得到了安全感。
一開始自然會有一些麻煩,許多老百姓不信任官府,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