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一些沿海城市,竟然也大量吃河魚。
后世的吃貨們認為河魚土氣重,可這時代的人反而覺得海域腥氣重,不好吃。通州一帶就普遍更喜歡吃河魚,李慢侯依然將此看做是農耕文化對海洋文化的擠壓。因為文化是從農業走向大海,將內陸的飲食文化帶入沿海,沿海自身的漁業文化反而被擠壓成了弱勢。有時候太過強盛的農耕文明,也是讓中國人遲遲不下海的原因之一。
李慢侯帶來了幾萬軍隊、工匠,加上他們的家屬,人口將近十萬人。足以在海州形成一個海鮮市場,讓這些漁民更方便出手他們的海產。
于是皆大歡喜。
穩定了地方后,李慢侯才可以從容的考慮軍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