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的,位于錦州以北地區的山嶺地帶,算不得好地方不說,兩座皇陵現在都被女真人毀掉了,乾營、顯營的軍民回去也沒有意義,既沒有了契丹皇室,也沒有了守陵意志,寧愿去他鄉。顯州位置更遠,還在咸平府的沈州(沈陽)一帶,沒有任何收復的希望。
李慢侯尊重他們的意愿,將前宜營、后宜營、前錦營、后錦營四營軍人和家眷,全都安置去了遼西來州,并承諾,合適的時候,就會出兵收復錦州。但卻表示很難,圍攻燕京,已經打了一年,攻城遠比守城要困難的多。圍困燕京這種仗,一次兩次李慢侯還打得起,可要每座城池都這么打,肯定打不起。錦州位置重要,兀術之所以不惜代價的進攻這里,就是看中他的地理位置,打下之后肯定會重兵把守。
遷移河套的乾營、顯營、乾顯大營、巖州營就沒什么顧慮了,戰爭的威脅小,土地相對他們守陵的地方肯定更好,黃河百害威力一套,河套地區,宜耕宜牧,很適合他們生存。李慢侯也會至少一年的糧食,發放種糧、種畜,幫助他們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