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真是瘋了!”
李慢侯對于耶律大石的決定,感到十分驚訝。
因為大石竟然打算攻掠波斯。
本來以為蕭滅女真率部收復遼上京和遼中京之后,會讓大石繼續(xù)往東方投入資源,可是沒想到大石反而要調(diào)走這只極具象征意義的軍隊。
大石這幾年從東方抽調(diào)力量可謂瘋狂,尤其是自今年初開始,幾乎是不擇手段的從東方拉人。六月的時候,連在遼南存在了快十年的耶律破金那千把號人都撤走了。還通過西夏人在河套購買草原奴隸,后來甚至希望李慢侯將五萬克烈部戰(zhàn)士全都賣給他,他出高價,可是得先欠著,他的財政也很緊張。
之前這些極端動作,李慢侯還能理解,因為跟大石的通信中他知道,大石遭遇了一個很強大的對手,中西亞的霸主塞爾柱帝國跟他對上了,向他發(fā)出戰(zhàn)爭威脅,要求他改宗,信奉回教。
大石當然不同意,所以他要打一場宗教戰(zhàn)爭,同時也是爭霸戰(zhàn)爭。誰贏了,誰就贏得中亞,誰輸了,主要是大石如果輸了,他在西域的基業(yè)將會瓦解,他輸不起。
這就是著名的卡特萬之戰(zhàn),奠定西遼帝國中亞霸業(yè)的一戰(zhàn)。
李慢侯對此十分重視,他相信大石能贏。因為歷史上西遼就輕取塞爾柱帝國,塞爾柱帝國動用了十萬西亞騎兵,而西遼能用的只有一兩萬人。史書記載,大石派出左右兩翼,各兩千五百人迂回,中軍數(shù)目沒有記載,按照契丹人的傳統(tǒng),應該在一兩萬人左右。
卡特萬之戰(zhàn),在西亞和東方具裝騎兵的生硬碰撞,在草原騎兵和西亞騎兵的互相纏斗中,最后塞爾柱人被打爆。
大石除了自己帶去的契丹、草原聯(lián)軍之外,還有一些中亞地區(qū)的游牧部落支持他,主要是葛邏祿人等游牧部族。
這場戰(zhàn)爭,其實就是因葛邏祿人而起。葛邏祿人始終是中亞地區(qū)一個重要力量,卻始終只是一個二流勢力。唐朝時候附唐判唐,又投附大食帝國,始終是強權羽翼下的附屬,但卻一直沒有被強權同化。回紇人回化之后,形成的喀喇汗國,是葛邏祿人最近的主子,后來喀喇汗國分裂,東喀喇汗國基本保持獨立,西喀喇汗國卻被塞爾柱帝國征服,成為塞爾柱帝國的屬國。
耶律大石能在西域站穩(wěn)腳跟,主要就是跟東西喀喇汗國衰弱有關。大石在可敦城積聚了幾年力量之后,依然不敢南下跟女真人爭鋒。選擇北上,進攻西北的黠嘎斯人,希望吞并黠嘎斯人擴大勢力。結果進兵很不順利在謙河(葉尼塞河)上游跟黠嘎斯人糾纏的很累,大石陷入兩難,他輸不起,一旦撤軍,就可能暴露他的虛弱,讓周邊的草原大部對他產(chǎn)生輕視,從而圍攻他。
于是向南通過依然忠于遼國的乃蠻人的地盤,翻過阿勒坦山(阿爾泰山),借道高昌回鶻,進入東喀喇汗國領土。此時的大石只有一萬軍隊,大多還是一些草原戰(zhàn)士,竟被這里的東喀喇汗國打的大敗。之前看到大石強大,對大石畢恭畢敬的高昌回鶻也來偷襲他。俘虜了耶律大石的將領撒八、迪里、突迭等人。
大石穩(wěn)住兵馬,退守葉密立(額敏),在這里休養(yǎng)生息,收服了周邊一些突厥部落,勢力稍微恢復。接著在葉密立登基,對契丹人、漢人稱皇帝,對突厥系部落稱大汗,手里的可用之兵雖然有四萬人,都不太可靠。真正的核心,只有幾千契丹騎兵和燕云步兵。
這時候東喀喇汗國發(fā)生內(nèi)亂,主要是這個國家作死。東喀喇汗國以前招募了一些契丹邊緣部落為他守邊,防備東方勢力的進攻,這些遷入西域歸附東喀喇汗國的契丹部族,有一萬六千帳。東喀喇汗國大汗擔心他們太膨脹,經(jīng)常打壓他們,限制契丹戰(zhàn)士和家人接觸。一方面是怕他們?nèi)丝诜毖芴啵硪环矫媸强刂扑麄兊募胰恕_@逼反了契丹人,他們直接來投靠耶律大石。
得到這些早年遷居西域的契丹部落效忠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