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因為澎湖到臺灣之間的海峽風高浪急,臺灣海峽東部被這座大道擾動了海流,水情十分復雜,從大陸通往臺灣島,如果沒有摸清水情,死的會很慘。這也是為什么這座海盜就在大陸邊上,卻一直到明末都沒有實際控制的原因。李慢侯是一個從善如流的人,既然商人們不喜歡臺灣南部,他就在北部建了一個港口,這里能接上去日本的海流,在這里補給,不管是南下呂宋島,還是北上日本都很便利。
從南洋返航的商船,則在澎湖補給。李慢侯為此掃清了盤踞在這一帶的大批海盜,這里的海盜成分之復雜,讓他瞠目。原本以為會是福建、廣東一帶的海賊,沒想到有大量來自越南和占城的海賊。最后一股腦都送去挖礦了。
過了澎湖之后,就可以直接南下馬尼拉,從馬尼拉往南,在占婆國南方的湄公河出??谶€建立了一座港口,馬尼拉的船只可以進入這里,也可以直接前往獅子口,獅子口是李慢侯掌控的最西端的城池,再往西進入印度洋,他就沒有余力控制了。
他一萬水師負責這一帶的安都吃力,勉強保證了大環境,就已經讓南洋海貿蓬勃發展起來,每年他的港口征收海船稅就高達三百萬貫,整個大宋都超過了一千萬貫,是趙構重要的財源??哨w構并不會感激李慢侯,他還以為是他自己的功勞呢。
南宋朝廷對海貿是支持的,但對參與海貿是很消極的。他擴大海貿的方式是,鼓勵大食商人來華貿易,讓一些做海貿的綱首招攬夷人,如果招攬得力,還能得到封賞。每年送夷商走的時候,都大擺宴席,生怕對方來年不來。李慢侯境內,則不給這些外商任何特權,而且還進行打擊,征收他們人頭稅。目的是將海貿之利,盡可能讓己方商人獲取。他鼓勵海貿的方式是,鼓勵造船產業,打擊海盜,保護航路。給大型商團綱隊發貢狀,讓他們帶著半官方身份方便跟各國溝通。雖然李慢侯的水師還無力進入印度洋,可是一些領著他的外貿貢狀的商隊,已經在巴格達一帶活躍。
整個印度洋上的大型遠洋貿易,已經讓宋國商人的船隊壟斷。這倒不是李慢侯的功勞,歷史上南宋的商隊自己就做到了,他們大量幫助夷人海商運貨,是這時代的海商馬車夫。李慢侯可不滿足于當一個海商馬車夫,他還想當車主呢。
他控制的這些港口城市,不但補給服務,打擊海盜,肅清航道,而且金融服務,官方兌換所每一座海港城市都有。在出獅子口之前,海商們不需要攜帶任何銅錢,持著錢票就能在離開獅子口前兌換到足夠的銅錢。當然金銀票同樣好使,而且前往巴格達、波斯貿易的海商,非常喜歡使用金票,因為巴格達、波斯,乃至兩河以北的拜占庭帝國都通行金幣。
每年通過獅子口出口的小平金極多,高達十幾貫之多,這可是一萬多金幣啊,重量上雖然跟東羅馬的諾米斯瑪塔少小一些,諾米斯瑪塔一顆重量45克,一枚小平金幣,重量只有373克,雖然輕一些,但中間有方孔,反而比諾米斯瑪塔金幣稍大,而且是純金,不像拜占庭金幣,多次崩潰,如今重鑄之后,雖然恢復了信用,但因為以前金幣雜質太大,無法完提純,一顆拜占庭金幣含金量只有百分之八十二,因此含金量上其實差不多,甚至略少,因此兌換上,燕王小平金反而更值錢。
通過獅子口流出的金幣極多,可流入的金幣更多。畢竟中國此時是一個商品供應國,每年保持著大量順差,因此每年這里可以收到十幾萬枚各種金幣,拜占庭的諾米斯瑪塔金幣,波斯的第納爾金幣,重量是423左右,比拜占庭人還良心一些,含金量百分之九十以上。
燕王府每年都要收集這些金幣,進行大規模熔鑄重造,每年多發行一百貫小平金幣。為了提純這些金幣,每年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費,但卻逐漸在貿易中,將小平金的貨幣霸權奪了過來。只要他能去巴格達開一家兌換所,跟中東地區的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