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平府有女真人這幾年開辟出的大量熟田,甚至還有一茬麥子可以收,可以吸引到一些人口。
但李慢侯不喜歡用土地來固定人口,他依然采用經濟化的手段,將土地拍賣給土豪。這些土豪有的是辦法去經營農業,雖然有破產的,但大多數都是很好的農業資本家。是最能高效利用農業土地的專業人士。
這樣當然吸引不到多少人口,因此燕王治下的遼東地區,必然不是一個人口殷實之地,但卻是一個經濟化程度極高,富庶之地。
劉佶在遼東的動作,很常規。將一座座猛安謀克寨子,改作屯堡,只是改了一個名字。用的還是保甲法制度,謀克為保長,猛安為都保長,整個遼東全部保甲化。跟女真猛安謀克制不同的是,保甲只是一種管理制度,老百姓是要納稅的,軍民一體。這跟唐朝府兵制都不一樣,府兵至少是不納稅的,只是承擔兵役和裝備。但劉佶的部民,不但要納稅,還要服兵役。反倒跟春秋戰國的耕戰制度相似。但比秦國的耕戰人性的是,劉佶不需要部門自備鎧甲和糧草。
這是一種夾在耕戰制和府兵制之間的制度。
另外劉佶還改革了保甲制里的保馬法,不要求每戶都養馬,哪怕是遼東,也有些地方不適合養馬,強行攤派只會虐民。他只要求每保要保有三百匹隨時能戰的戰馬,可以自己養,也可以從外面買。這樣每保一百兵源,可以一人三馬,隨時出征。戰馬由保長管理負責,責任到人。
武器放牧,則是官府管理。又借用了宋朝的軍監制度,都保之上設縣,每縣設武庫,負責儲備、維護武器裝備。制造則由都護府直接管轄,設軍監,允許自造和采購,然后向武庫下發。
宋朝的武器管理制度是很完善的,跟其他朝代衰落時期不同,宋朝人在武器上,始終不怎么吃虧。女真人有鐵浮屠,宋人也有步人甲。
宋朝的各種制度,都比前朝后朝更加規范,執行的也比較嚴格,唯獨是人不行。人不行又不是人種不行,而是制度上對人的限制太大,重文抑武也不會帶來這么嚴重的后果,如果文人可以打的話,那也行,關鍵是文人又從文化和心理上輕武,性情之嬌弱,也是歷朝歷代之冠。所以制度不管多么優秀,也改變不了軍事上的弱勢。
劉佶現在這么玩,實際上在軍事上非常強勢。深諳商君之道,弱民而強國。如果是一個正常社會,這種政策是玩不下去的,可劉佶又用保甲將老百姓死死固定在土地上,這些遼民逃又逃不走。
杜絕逃人,就需要另一套制度配合,那就是抑商。劉佶治下當然少不了商人,但又不能讓所有人都去做商人,那就沒人當兵了。所以他的商人,那都是要具保的,一人獲罪,保人株連。規定每一個保,只能有一個商人,由保長聯保。
這就成了一種官商制度,可以想象,保長肯定會讓自己人去經商,這會給保長帶來商業特權。保長既不愿意,也不敢讓不相信的人去經商,因為他是要負責的。久而久之,保長在地方上的經濟實力都得到加強,成為土豪一樣的勢力。
土豪太大是會威脅到中央的,因此打擊土豪也有一套策略,那就是抑制兼并。劉佶嚴格限制土地買賣,一戶分地兩百畝,只能耕作,不能買賣。這跟宋朝不抑兼并的政策,背道而馳。
劉佶當然是總結了宋朝的弊端,然后建立這套制度的。這套制度,也不是空想出來的,而是經過遼南地區長期檢驗的產物。劉佶能一次拉出十三萬大軍,就是這套制度的結果。
李慢侯詳細了解過劉佶的制度,他知道這套知道可以保證極強的軍事化。但他也知道弊端,宋朝雖然不抑兼并,地方土豪勢力強大,但還威脅不到中央,小土豪變打土豪之后,又通過科舉轉向士族,融入統治階級。土地兼并的結果是貧富分化極度不均,集中的財富,容易成為資本,所以宋朝商業發達。但同時,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