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鷹相比,這些巨鷹是可以直接捕殺綿羊的。
賽馬大會上,來自野狐嶺的牛家少年,摘得了桂冠。
這次奈缽,契丹人幾乎沒什么出彩。
最后酒宴上,賓主頻頻舉杯,即便看不上夷列,此時眾大汗也要附和他。
草原勇士在奈缽期間,逐步回歸,人人滿載,各個歡喜。去的時候,他們走的是森林道,回來的時候,走的是草原道。因為契丹人通知他們,可以從大遼商道回來。尤其是克烈部,他們更喜歡走克烈道。
漠北三族向耶律夷列進獻了一些禮物,從波蘭擄掠回來的貴族女子,成箱的波羅的海琥珀。耶律夷列對他們的勝利表達祝賀,并回賜了一些契丹特產,精雕細琢的于闐美玉,契丹風情的西域絲綢,以及一批西域良馬。
最后夷列表示,大遼因為先皇身體欠安,才暫停西征,來年還要西征。依然愿意跟漠北諸部依照元約,西征歐洲征討不臣。邀請漠北三族今夏出征,明春返回。并表示這次大遼將征發大兵四十萬,邀請漠北出兵十萬一同征討。
漠北三族表達了為難之處,說他們的勇士已經征戰一年,得修養一年,才能興兵。如果大遼皇帝有命,他們不敢不從,但只能出兵一萬。
這是不看好契丹人。哪怕耶律夷列說要發兵四十萬,誰知道真假?說大話誰不會!當年你們契丹人征討女真人,還號稱七十萬呢。
耶律夷列也不強迫,接受各部發兵一萬助戰。
臣屬關系至少在表面上還在維持。
而此時燕王勢力可不是作為配角出現在這里,在草原上有很高威望的李睿這次親赴可敦城不是來閑逛的。
李睿早就從燕然大都護任上調走,東藩府的升遷程序,是五年進行一次考核,評上中下三等,上等升遷,中等留任,下等降級,考核十分嚴格。如果連續兩年下等,就會罷官。要么歸田,要么出海。有的官員不愿意丟官,還是愿意去海外拼一拼的,做出成績不但可能官復原職,升遷都有可能。
李睿在草原上的開拓,自然是優,燕然大都護跟東平府、燕京府這樣的府是平級,升遷就只能升入藩府中樞。他如今是農牧司使,全權負責東藩境內的農牧事務。這次是借調他,用他在草原上的人脈,威懾林木五部。
“燕王、女真,只能選其一。與女真結盟,既是與燕王為敵!諸位可要三思?!?
對林木部落的管轄,只是羈縻,根本無法實施實際控制。除非有鐵路通道這里,否則就不可能有力量在這里統治。
所以蔑兒乞部等滅了通古斯人,燕王府沒有干涉,他們多次西征,燕王府也沒有干涉。但他們跟女真人結盟,燕王府卻不能不管了。
“我等自然是心向燕王,真心歸附,絕無二心!”
蔑兒乞部大汗說道。
李睿道“空話就不要說了。林木五部以后不能跟女真人結盟。你們一定要西征的話,我可以幫你們借道!”
死道友不死貧道,這股禍水引到西方就好了。
“借道?如何借道?”
“自然是借大遼的商道。你們愿意跟大遼西征也好,自己想獨自西征也罷。只需要跟都護府商議,大都護自會安排!”
三部大汗大喜“如此甚好?!?
他們多次西征,可都不太理想,森林道運輸毛皮還湊合,通行大軍耗費巨大。
李睿還道“如果你們還是想走森林道的話。燕王有種軍糧,可以交給你們。興許可以幫你們開拓森林道!”
“什么樣的軍糧?”
如果能開通森林道當然最好,因為這條商道可不僅僅只有西征的意義,還能幫他們統御西方林木部落。
“土豆你們都見過吧?”
眾人點頭。這種高寒作物,蘇武城周邊種植了很多,這里的駐軍靠這些食物過冬。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