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降,很快四川州縣紛紛投降。
四川人對朝廷的支持,其實是最不甘心的。南宋王朝對四川人太苛刻了,每次戰(zhàn)爭,四川人頭上的賦稅壓力就陡增。這兩年,朝廷失去了江北,四川的賦稅一加再加。張浚這個四川人,搜刮起老鄉(xiāng)來,從來不手軟。
丟失四川之后,朝廷失去了將近四成的財政收入,更加岌岌可危。
但是四川平定之后,趁著東藩大軍重新出川跟朝廷在長江沿線對峙的機會,淵圣太子突然發(fā)動了政變,關閉了四川通往外界的通道,竟然做起了割據(jù)勢力。
權衡之下,東藩府立刻默認了這種結果。當初招降淵圣太子的時候,就許下了很多的利益。包括允許淵圣太子以親王的地位加入東藩,并許諾以一路之地讓他管轄。讓他成為李靖那樣的親王藩鎮(zhèn),不僅僅是虛名,而且有實權。
現(xiàn)在淵圣太子提前兌現(xiàn)了許諾,而且不止一路,四川此時分為利州路、梓州路和成都府路三路。相當于后世的四川省加上陜西的漢中一帶。
戰(zhàn)爭打了兩年,非但沒有統(tǒng)一,反而把雙方打成了三國。
這時候終于出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危機,在兩年各種焦慮中,李慢侯真的死了。
他死的傳言傳了兩年,他也沒有出面澄清,誰知道最后傳言變成了現(xiàn)實,在焦慮不安中,他的生命走到了盡頭。沒人知道他這兩年的心路歷程,就算兩個陪在身邊的公主也不知道,但卻知道他過的很不安。將自己封閉在公主府中,經(jīng)常一待就是半天,長吁短嘆,臉上沒有任何笑顏。
李慢侯的死對于東藩是一個巨大的利空,齊州公所里甚至出現(xiàn)了拋售東藩債券的浪潮。
李慢侯的死,對綦業(yè)的打擊也很巨大,他不由得心想,如果不是他急于統(tǒng)一,是不是李慢侯就能安度晚年。
綦業(yè)借著李慢侯的死,向南宋朝廷提出了一個建議,雙方暫時罷兵,禮不伐喪。東藩要治喪,希望大宋能收禮息兵。
沒想到這個條件朝廷竟然答應了。他們不想著趁著李慢侯之死,收復失地,反而真的答應暫時停戰(zhàn)。
如果李慢侯這時候活過來,他都會驚嘆,原本天下大多數(shù)人都以為他一死,天下就會大亂,沒想到他沒死大亂了,他一死反而和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