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少,而且比例比宋國、燕國更大,因為這里的文化沖突更大。
以前對于叛亂的百姓,不采用流放制度,而是全都送去礦山做苦力,發(fā)展官營礦山。但晏青執(zhí)政之后,將大湖地區(qū)大量的官營礦山,全都變賣給了一些豪族。有技術的折氏家族和有錢的宋氏家族購買了大量鐵礦、煤礦,官府開始全面退出東洲地區(qū)最大的手工業(yè)——冶鐵領域。
由于官府不在直接進行生產,也就不用為礦山勞動力頭痛,開始將大量罪犯向南方進行流放。
大量在文化沖突下無法適應的番人部族被流放到大瀑軍,甚至以整個村落的形勢流放,其中婦女兒童數(shù)量眾多,倒是解了這一帶男多女少的困境。至于番人部落的男性,大多都戰(zhàn)死了,因為他們之所以被流放,最普遍的一個原因就是反叛。
三年間,晏青往大瀑軍輸送了總共十萬人口,其中三萬宋人刑徒,七萬東洲番人。開辟出了數(shù)十萬畝土地,全都用來種植甘蔗進行榨糖。派遣了精干官員管理之下,倒也勉強能夠支撐開發(fā)成本。
除了向遠離大漢統(tǒng)治中心的大瀑軍移民之外,晏青還極力主張跟大瘴林地區(qū)的瑪雅人建立聯(lián)系。
瑪雅人進入大瘴林地區(qū),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當年老燕王一怒之下滅了奇琴伊察,導致瑪雅人南下大遷徙。許多祭祀家族帶著瑪雅人深入雨林,其中一部分穿過了南美北方的熱帶草原和山脈,進入了亞馬遜雨林,后來這片雨林就開始被稱作瑪雅大瘴林。
大瘴林,瘴癘之林,從這名字就知道,漢人對這里畏之如虎,沒有任何興趣。事實上,除了瑪雅文明之外,其他文明都很難在熱帶雨林中生存。
少量瑪雅人,在他們的神權祭祀帶領下進入大瘴林后,仿佛進入了一個新世界一半,肆意擴張起來。雨林中原本也生活著數(shù)百個小部族,這些部族跟南方的印加人有些血緣關系,但比印加人和瑪雅人更加落后,瑪雅人雖然是石器文明,但誕生了文字,會紡織棉布,而這些雨林民族,甚至連穿獸皮的意識都沒生出來。
瑪雅人在這里的征服,十分血腥,瑪雅文化本就是一個十分血腥的文化。于是這些雨林部族很快淪為瑪雅人的奴隸,雖然他們也很兇殘,有的部落甚至還會食人,但瑪雅人的技術比他們領先了太多,而且還從更先進的漢人手里學會了使用鐵器,這些雨林部族基本上沒有任何抵抗之力。
短短幾十年,瑪雅人在這里建立十幾個奴隸制城邦。瑪雅人的城邦很有特點,往往以一座祭祀性質的城市為中心,附近分布著為數(shù)不等的村落。城市的作用一個是祭祀,另一個是貿易,居住功能很低。
這十幾個瑪雅城邦,是一群有血緣關系的王族統(tǒng)治,依然奉行最原始的活人祭祀。因為這些文化,宋人很少跟他們接觸,哪怕是商人都不愿意跟他們貿易。因為早期的接觸,讓漢人對瑪雅人印象很差,他們是會殺學宮先生的野蠻人,誰知道他們不會殺商人?加上他們所在的雨林環(huán)境惡劣,瑪雅人又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貨物,因此很難吸引到唯利是圖的商隊。
因此進入熱帶雨林的瑪雅人,除了在宗教上跟北方叢林地區(qū)的同族有聯(lián)系之外,他們之間的貿易都很少,畢竟北方的熱帶草原不是那么容易穿過的。
但李靖滅亡北瑪雅的行動,再次讓瑪雅人南遷。大量北瑪雅人南下進入?yún)擦值貐^(qū),逼迫叢林地區(qū)一些瑪雅城邦不得不南下穿越草原,投奔熱帶雨林里的瑪雅同族。雨林瑪雅城邦再次壯大起來,短短幾年,從十幾個城邦發(fā)展到了五十多個城邦。許多城邦還很簡陋,還沒有建立起規(guī)模宏大的神廟,但人口卻翻了數(shù)倍,接近百萬。
晏青雇傭叢林地區(qū)歸附的瑪雅向導,帶領大漢使者前往雨林,表達友好通商的態(tài)度。給他們的祭祀家族和王族送去了大量禮物,一開始瑪雅人很不熱情,因為他們對漢人充滿仇恨,如果不是漢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