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不會逃到這里。但他們確實很想得到漢人的貨物,精美的絲綢,璀璨的玉器和鋒利的鐵器,都是他們渴望又無法制造的。
最關鍵的是,他們恨漢人,卻打不過漢人,于是他們理智的選擇了和平。
貿易對雙方都有好處,瑪雅人的經濟是建立在玉米種植,棉花紡織上的,這兩樣漢人都需求;而漢人經濟更復雜,可以為瑪雅人大量手工業品。最關鍵的是,大瀑軍周邊有瑪雅人這樣一個族群可以貿易,對于支撐大瀑軍的開發大有好處,因為商人會定期出入大瀑軍,帶來大量商品。
大瀑軍成了一個中轉站,一些商人從南方的印加大草原收購牲口,轉運到北方賣給瑪雅人。在瑪雅人手里購買玉米、棉布,轉賣給印加人,大瀑軍是最好的中轉站。只是貿易大多數情況下是走私,因為漢國和燕國兩大勢力目前不通商。
晏青主持向南開拓,李靖一開始沒察覺出問題,反而因為開發帶來的利益頗為滿意。可是后來就越來越覺得不對勁,尤其是當晏青提出,希望在瑪雅叢林地區,修建一條貫通東西大洋的運河之時,李靖終于開始猜疑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