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幫東羅馬帝國收回希臘領土。
東羅馬帝國本身就是希臘化的,官方語言是希臘語,統治民族是希臘人。事實上,這就是一個希臘帝國。只可惜希臘本土,因為當年不愿意繼續作戰發生了起義,結果被來自南意大利的諾曼王朝奪走??商熘鹘痰囊獯罄蜄|正教的希臘,這些年夫妻生活并不幸福,希臘人在意大利帝國內是二等公民。
即便過的不幸福,意大利帝國也絕對不愿意放棄希臘,但他并不知道,他的嬌妻,已經被人放上了柜臺,換到了西遼帝國的參戰。
西遼軍隊開進瓦拉幾亞平原,名曰聯合作戰,實際上是想立刻將酬勞捏在手里;東羅馬軍隊則撤出了這里,東羅馬帝國被出賣,心里沒點想法是不可能的。即便東羅馬皇帝還想作戰,士兵也不想浪費力氣了。
西遼軍隊開進瓦拉幾亞,英漢聯軍卻進入西遼,通過第聶伯河攻入基輔羅斯帝國。
在這塊東歐大平原上,敵對雙方的戰爭機器才真正發揮了出來,更大規模的戰斗,更多的兵力投入,在這塊平原上出現。
現在有東歐、南歐和北歐三處戰場在消耗德軍,哪怕依然是消耗,應該也能更快讓德意志帝國戰敗,英國認為戰爭勝利更近了一步。
樂觀過頭的英軍很快就遇到了麻煩,因為意大利突然也參戰了。
意大利是被迫卷入的,被英國出賣的東羅馬帝國也出賣了英國。英國本來的承諾是戰后幫助東羅馬收回希臘本土,可東羅馬軍隊從前線撤回,回頭就攻入了希臘境內,他們也跟西遼帝國一樣,迫不及待要先將酬勞捏在手里。
意大利帝國沒想到這出,立刻怒不可遏。向東羅馬發出通牒,然后宣戰。東羅馬是英國同盟,英國權衡之下,被迫向意大利宣戰,于是意大利跟德意志帝國結盟,向英國宣戰。
意大利卷入之后,德意志帝國的力量也并沒有強大幾分,可英國人的麻煩大了不少。因為意大利有一只不弱的海軍,讓英國海軍在地中海的制海權受到了挑戰。沒有暢通的海運,向東歐投送兵力就不會便利。
至于意大利的陸軍,幾乎沒什么用武之地,倒是跟德軍聯合開往東歐和南歐戰場,可是戰斗讓人不齒,已經失去了諾曼人的風氣。
意大利參戰后另一個作用,是讓德意志帝國找到了宣傳方向。他們開始打歐洲牌,聲稱德意志人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戰,而且是為歐洲而戰。這是一場歐洲任何亞洲人的戰爭,這是一場白種人跟黃種人的戰爭,這是一場基督文明跟異教徒的圣戰。
他們的宣傳還是頗有市場的。理由是德意志帝國的敵人中,東洲漢國和西遼都是純粹的東方文化勢力。而德意志得到了中歐地區的波西米亞、塞爾維亞、波斯尼亞等國的支持,日耳曼人、波蘭人、斯拉夫人、波西米亞人都是歐洲民族。只是這種宣傳,也讓德意志陣營的匈牙利王國有些氣餒,因為他們也是東方文化背景,大多數人口是契丹外帳和漢兒血統。
也惹惱了中立的東亞國家,大燕帝國認為德意志帝國的宣傳很不友好,加上東洲漢國的外交努力,大燕帝國宣布凍結德意志帝國在中國的資產。同時還宣布對西遼軍事援助,向西遼免費三十個空軍指揮的飛機,以及一百個指揮的坦克。
已經淪為烏拉爾山區小國的女真帝國,還直接參戰。這倒不是大燕帝國的影響,而是這個人口僅有四五百萬的小國,如今嚴重依賴西遼帝國,幾乎淪為西遼帝國一個邊疆省份。他們的參戰,也只有象征意義。
女真人參戰,更多是出于對斯拉夫人的仇恨,他們參戰后,積極游說聯軍轟炸基輔羅斯帝國后方城市,理由是這些城市在為德軍物資。西遼帝國對斯拉夫人也沒什么好感,因為當年斯拉夫大暴動中,也有不少女真帝國境內的西遼人被牽連。如今生活在西遼帝國的數百萬人口中,許多都是那次大暴動中被迫移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