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延匹夫,竟”
話還未說完,李湞隨即向嚴恒使了個眼色,嚴恒心領神會劈手便是幾個巴掌狠狠扇在郭盛的臉上,加之嚴恒力道極猛,竟將郭盛打得面目青紫說不出話來。
郭盛那后半句話終究還是沒有說得出口,李湞知道他想說什么,正因為知道,所以才不能讓他說出來,而也正因郭盛這半句尚未出口的話,也注定了他終究無法活著回到京城受審。
當李湞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他突然覺得自己變了,變得陰冷、變得狠毒、也變得無情,但他卻知道,自己已沒了別的選擇。
郭盛被俘,也預示著這場鬧劇的終結。
自文宗伊始,晚唐各大藩鎮無不充斥著驕兵悍將,這些兵將常常將自己的上峰或殺死、或驅逐,然后自己向朝廷奏請成為“留后”,而朝廷對此常常采取息事寧人、姑息遷就之策,但越是如此藩鎮便越發驕縱,最后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即便是成就了“元和中興”的憲宗時代,都也難免遷就一二,然而自李德裕執政后,李黨的強硬做派以及武宗果決凌厲的作風使得眾藩鎮稍安,然而隨著武宗駕崩、李德裕被貶之后,這些藩鎮將領不免再度蠢蠢欲動。
郭盛一事無疑是這個時候大唐諸藩鎮的一個縮影,郭盛的禍心野望也代表了大部分藩鎮將領的心中所想,然而隨著郭盛的失敗,這些驕兵悍將們不免便要細細思忖一番了。
一行人回京復命之后,李忱當日便在朝堂之上做出了對于此事的反應。
郭盛謀逆,為十惡罪之首,依律株連九族,此外著兵部、刑部、大理寺、御史臺四部聯合遣使前往宣武節度清查其轄地五品以上文武官員,如有發現從惡者,從重決斷永不赦免。
按照常理的話,只要首惡伏誅便很少會牽連旁人,以免軍心不穩,但李忱卻偏偏擺出了一副誓要追查到底的強硬態度,令得帝國上下一片嘩然。
而所有人又都明白,李忱之所以要如此徹底地清算,無疑是要向諸藩鎮說明一件事這個天下是我李唐的天下,你們的去留只能由我一人決定。
大明宮麟德殿。
將眾臣屏退之后,李忱獨留了李湞一人。
望著殿下這個瘦削的少年,李忱的心中突然有些不忍。
“郭盛是你在途中殺的?”李忱毫無征兆地開口問道。
李湞聞言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是!”
“為何如此?”
“因為死了他一個便足以達到阿耶的目的了,不需要再因此犧牲一個藩鎮重臣!”
“哼!自以為是!那你說說朕有什么目的?”李忱沉著臉說問道。
李湞站在原地,想了想道“阿耶的目的是通過郭盛來敲打其他藩鎮將領,如今目的已然達到,若是再牽扯到其他藩鎮的話,勢必會適得其反,所以此事必須要在郭盛這里結束!”
李忱聞言后輕輕點了點頭,說道“嗯,說得不錯,也辦得不錯,朕會為你再記一功!你先下去吧!”
“嗯?還有何事?”見李湞遲遲不動,李忱不免訝異道。
“孩兒確有一事想奏請阿耶!”李湞輕聲說道。
“說吧!”
“是關于李德裕”
“好了!此事你以后不得再提,朕知道該做什么!”
“此次之所以能夠順利識破郭盛奸計,皆得益于文饒公,可見其對于我大唐還是忠心不二的”
“住嘴!朕做事自有分寸,還輪不到你來教朕!”李忱頓時龍顏大怒。
而李湞聞言卻毫不退讓,不依不饒地說道“阿耶的分寸難道就是讓這樣的忠臣貶居東都?難道阿耶就不怕寒了朝臣們的心?寒了天下人的心?!”
“放肆!”李忱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莫要仗著朕寵你便這般的肆無忌憚!”
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