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員的大高港,一艘北港級運輸船在碼頭靠泊,從船上走下來十幾個人,領頭的是一個年齡在三十余歲的年輕人。
這個年輕人正是本土派到西岸工作的儲備干部冷君度,而跟隨他一起過來大高港考察的還有張明波,另外就是社委配給冷君度的工作團隊的人員。
冷君度和張明波、杜希成等人跟隨李軍平從海西離開,獨獨把王明輝放在海西工作,等船到馬場港,又把杜希成給放下了,杜希成的母親是高麗人,他從小就會說高麗話,這一次本土安排他過來,特意要求他在馬場港鍛煉。
在李軍平的安排下,杜希成被安排到馬場港社委擔任委員,其主要職務卻是方永軍的助理,他將負責西岸和高麗的一些外交事務,一個學無線電信息工程的大學生,跑到馬場港擔任外交官,實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好在馬場港如今比較熱鬧,其城市的繁華程度也就比淡江差那么一丟丟,剛到馬場港,冷君度就被這里的發展速度驚得目瞪口呆。
冷君度以前是來過馬場港的,正是在馬場港,冷君度想出了用風箏拉起無線電天線的絕妙主意,一舉完成了頗為困難的無線通訊實驗,這個實驗成功,夠冷君度能吹一輩子。
那時的馬場港,當時就一個小小的港口,除了港區有十幾間建筑,有那么幾百號人忙碌,港區外就是一片荒地。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馬場港如今可不是當初的景象了,沿著馬場河兩岸,全是各種建筑。各色工業區、居住區和大型的交易市場分布得密密麻麻,經過疏浚的港口內,各種船只來回穿梭,碼頭操作根本忙不過來。
按照李軍平的評價,馬場港的區位優勢比起淡江來說都要好,其位置正處于大員、江南、遼海、高麗和日本的中間位置,天然的成為交通要道和貿易中心,這幾個地方交易的船只,幾乎都要到馬場港進行轉口或者補給,而且濟州島也是一個幾千平方公里的大島,距離高麗也近,足以支撐馬場港的規模。
當初西岸社委一度考慮把西岸政治中心設在馬場港,考慮到馬場港地位的敏感性才作罷,不過這并不妨礙其成為繁華的經濟中心位置。
正因為其繁華的景象,杜希成倒是表現得很安心,哎,這邊的任何一個城市見到最多的就是人,比起本土地廣人稀的景象,感覺絕對不一樣。
把杜希成放在馬場港,冷君度和張明波跟著李軍平來到了淡江,他們的座船是在格蘭港碼頭靠泊的,用李軍平的話說,淡水河畔的淡江港堵塞嚴重,自己的座船要是排隊等候的話,一天也靠不了泊位。
冷君度登陸后,一家人便坐上了馬車往淡江而來,放眼望去,整個淡江平原都被開發出來了,各種甘蔗田、水稻田阡陌縱橫,因為淡水支流的存在,平原上水道繁多,各種小型船只在水道里搖曳,不時見到的村莊炊煙裊裊,一派盛世繁華的景象。
冷君度一家的臨時住處就不用組織安排了,陳秀秀的父親那是在淡江起家的,如今他還在淡江造船廠擁有股份,也算是半個淡江人。
陳秀秀還分到了淡江一處產業,在陽明山的山腳下有自己的別墅,這里可是整個大員的富人區,是一處寸土寸金的存在。
和張明波不一樣,冷君度在本土就是有一定級別的干部,對他的安置,李軍平也是煞費苦心,進社委那是一定的,但是也不能安排閑職,冷君度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不說他父親的關系,就算是正常用人,把他安排到閑職也是一個巨大的浪費。
正好大員的新一輪規劃中有修建西海岸鐵路的計劃,李軍平在和冷君度充分溝通意見后,決定讓冷君度牽頭負責大員西海岸的鐵路工程,冷君度對此也是欣然同意。
冷君度接過工作的時候,本土那邊的工程公司正全力以赴的修建芷歐鐵路,以保證聯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鐵路盡早通車,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