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商有牽扯關聯。
終于,在群臣的等候和期待下,武則天緩緩從殿后走出。在上官婉兒和韋團兒的攙扶下,緩緩走上御座。
有太監照例對群臣大喊。
大殿內,緩緩安靜下來,武則天則是目光微微垂下,好似神佛,等待著臣子們上奏。
狄光昭昂著頭,肆無忌憚的從御座上方掃過。只見上官婉兒的目光,正在武將班列里搜尋著,最后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臣,王仁才有本要奏。”
在短暫的寂靜之后,文官班列里有一名花甲老者走出,面向武則天施禮時候,聲音洪亮開口“臣彈劾右羽林軍前護軍郎將狄光昭。”
狄光昭臉上浮出淡淡的笑容,心中冷哼一聲,果然如同他預料的一樣,這些人終究是忍不了,第二天就開始彈劾自己了。
御座上,武則天微微抬頭,看向下方的王仁才。也正是昨日,自己收到的那批奏章中,言辭最為激烈的官員之一。
王仁才在這朝堂上,算不得高官。花甲之年也不過是御史臺里,一個五品小官,只不過向來以耿直著稱,才在朝廷里受到群臣尊重。
“卿何故要彈劾北衙郎將狄光昭。”雖然知道原因,但武則天依舊選擇了按照規矩提問。只不過,言語之中留了一份心思。
剛剛王仁才是將狄光昭的正式官職說出,那就是將他放在朝官上算的。但是武則天卻是用了北衙兩字,這是左右羽林軍常用的非官方稱呼。但北衙卻也有了另一份含義,那就是天子親軍。北衙是皇帝的人,里面的人理應有皇帝決定他們的前途命運。
王仁才好似沒有聽懂,實則是將武則天的心思沒放在心上,繼續說“此子,尚未成年,深受皇恩,入值右羽林軍為郎將。近日,更是受命為賑災大使,本該勤勤懇懇,為圣人排憂解難,為百姓解救與水火之中。”
“然,此子卻憑借圣人恩寵,少年便得高位實權,驕縱不修德行。枉顧圣人信賴,棄百姓性命周全。縱并于城中坊市之間,肆意斬殺商賈于鬧市街頭。更是毫無克制,宛如白起在世,致使坊市之地血流成河。此舉,已然有傷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