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傷天和!
王仁才此言一說,朝堂之上頓時微動起來。站在文官班列里的楊執柔,更是瞬間回首先是深深的看向說出此話的王仁才,然后淡淡的看向狄光昭所在的位置。
朝堂上,有官員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亦有與狄家交好的官員,目光變得凝重起來。
天是什么?
在這個時候,天是不只有云朵、日月星辰,還有神明。
天在這個時候,是一個被神圣具象化的事物,它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正是因此,天之子才能擁有同樣的能力,同樣的無所不能,生殺予奪。
王仁才的潛臺詞,是在說狄光昭殺的人太多,已經沖撞到了皇帝的安危,在大義上將狄光昭重重的踩在了泥潭之中。
然而,他的彈劾卻沒有就此停下來,而是更顯激昂的說“天道仁和,然此子卻于神都之中,大行暴戾之舉,致使滿城流血。縱容麾下兵馬,在城中橫行,沖撞為官之人。身為朝堂命官,卻與同僚起沖突,更以手中道劍橫加威脅。目無法紀,目無律法,其行惡劣。”
暫時做起聽眾的狄光昭,聽著這什么王仁才的話,一陣猛翻白眼。
說他致使滿城流血?狄光昭發誓,自己殺的人流的血,就連這座大殿都鋪不滿。
說他在城中橫行?上千兵馬不走路上,難道都學那個李一道,玩起飛檐走壁的功夫?
至于說他與同僚發生沖突……
講道理,狄光昭認為自己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仁慈的人了。有圣旨在手,當時他甚至可以直接斬殺了那幾個三部司的傻子。
原本還心態平和的狄光昭,開始越想越氣。
不由的,他也不顧朝會上的規矩,輕輕干咳一聲,直接就走出了班列。他先是對上方的武則天叉手施禮,然后看向對面文官班列旁的王仁才。余光之中,狄光昭看到了楊執柔眼中的制止。
可是他能忍住嗎?
狄光昭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常人,所有他忍不了。
“這個……這個誰……來著?”看向對面的老頭子,狄光昭嘀咕了一聲,卻是在大殿之中被傳遞的很是清楚,頓時王仁才的臉上唰的一變,狄光昭這是在挑釁他。
只不過這次輪到狄光昭的話不停了。
“某倒是要問上一問,要是這個……就是……您?您這位老人家,領了圣人的旨意,要怎么做?”
朝堂上,群臣露出疑惑,不知道狄光昭為何會問出這樣的問題。這顯然是將把柄,主動的交到了王仁才的手中。不用想,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當了無數年的老官僚了,就是王仁才也不例外。
要論大災之后,朝廷欽差該怎么做,有無數的實例可以作為借鑒。而朝廷,又或者說任何一個帝王,最后無非是要求天下太平。
所求,一個穩字。
御座上,武則天皺著眉,她也沒有想到,平日里看著機敏的狄三郎,怎么會將這樣的主動交到了王仁才的手上。只要王仁才采用中規中矩的方式,將大災之后的事情捋一遍,自然會完勝弄得滿城腥風血雨的狄光昭。
王仁才這時候,臉上也帶著笑容,很是自然的開口說“大災之后,自然是首重賑濟。穩定百姓,開倉放糧。疏通堵塞溝渠,調集府軍分布要道,防止地方動亂,造成災民四處流落。而后清整田地,分發糧種,及時補種,令百姓在之后亦有口糧填腹。待災情全消,方才是清查各方,將一應宵小按律捕獲。”
這位做著御史的老倌,一氣呵成的說完。而后,目光頗有些自豪的看向狄光昭。大致意思不過是,年輕人多學學,這才是老成持國的樣子,如此種種才能國泰民安。
文官班列里,就算是有往日里,對作風死板的王仁才有些許意見的官員,這時候也不由的微微點頭,表示著自己的贊同。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