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塞上一酋婦耳’,三娘子聽命回歸,乞慶哈黃臺吉果貢市惟謹。”
“萬歷十三年十二月,乞慶哈黃臺吉病逝,其子扯力克襲位,三娘子益年長,獨自練兵萬人,筑城別居。”
“鄭雒唯恐貢市無主,遂告誡扯力克云,‘夫人三世歸順,汝能與之匹則王,不然封別有屬也’,扯力克便遣散諸妾,與三娘子合帳成婚。”
朱翊鈞合上了手中的章奏,
“安邊之事,實乃非撫賞無以示羈縻,非兵威無以為讋服,最怕邊將狃于小利,橫挑大釁,吳兌、鄭雒,撫賞兵威兩手并用,先文諭而后攻戰,三次冊封順義王告成,不可不謂厥功甚偉也。”
張誠仍不住奉承道,
“都是皇爺用人得當。”
朱翊鈞笑了一下,將章奏放回了桌上,
“前幾年朕就說了嘛,鄭雒在邊鎮,節省錢糧,是好官,邊上該用他。”
“萬歷十一年的時候,吏部推升鄭雒協理京營戎政,說他在邊九年,勞績已久,按照資歷應予升遷,朕當時就給否了。”
“這各處要緊事情重大的,必須推其堪任用的,哪里能以資格歷俸為升遷準則?如推鄭雒在京營,便是放在閑散,沒的可惜了好人才。”
張誠回道,
“如今順義再封,邊境無虞,各部進馬請市者繹絡而至,此皆仰賴皇爺運籌帷幄。”
無論是自己當皇帝,還是作為萬歷皇帝,朱翊鈞都是相當有自知之明的,
“邊臣主邊貿,順義王再封,鄭雒必有題奏。”
張誠忙從朱翊鈞手邊的一堆奏疏中找出鄭雒的章奏,
“奴婢見得,鄭雒所奏,共有三事,一為定馬數,二為限賞額,三為明軍令。”
朱翊鈞接過奏疏,還沒翻開,就先贊了一句,
“提綱挈領,很是得當。”
朱翊鈞一面說著,一面打開章奏看了起來,
“此等三樁事情,你卻如何以為?”
張誠道,
“都是要緊事體,皇爺宜委之推行。”
朱翊鈞問道,
“如何要緊?”
張誠道,
“先帝爺議貢之初,宣鎮款市速成,時至今日,卻是撫賞無節,市馬無數。”
“大同、山西雖有定數,而蒙古部眾恣意要索,主事官員情非得已,故而絲絲與之,積尺成丈。”
朱翊鈞沉吟道,
“歲賞款關,不得輕省,朕記得萬歷十一年時,朵顏長昂屢擾邊,薊鎮總兵官楊四畏不能御,乃調今之陜西總兵官張臣代之,朵顏長昂因忌憚張臣,故而使其從母土阿、妻東桂款關乞降。”
“后又有俺答弟老把都棄妾猛可真、乞慶哈棄妾大嬖只與小阿卜戶犯黑峪關,其時張臣令將士出塞捕二十三人,系之獄中,令其還我中國被掠軍民。”
“猛可真以所愛者五人在俘中,故許獻還所掠,又親叩關索故賞,虜夷狡詐輕浮,若無歲賞利款,何以制其根本?”
朱翊鈞的話是有歷史根據的。
歷史上的順義王扯力克受封順義王后,對青海蒙古部落采取各個擊破的方法合縱連橫。
此時由于明蒙互市,許多青海蒙古部落皆經過甘肅參加互市,扯力克便時常縱兵搶掠,不斷吞并當地部落。
萬歷十六年,扯力克進入青海,與當地部落聯合,攻打西部的瓦剌部落,次年又在西寧修筑寺廟,與明朝甘肅總督梅友松發生沖突。
除此以外,扯力克還時常命麾下部眾打劫經絲綢之路進入中原的各國商旅,掠奪財物。
這些蒙古部落進入青海地區后,大肆屠殺當地原本忠實于明王朝的藏族部落,并迫使他們南遷,使得明朝邊境藩籬逐漸減少。
因此從萬歷十五年起,朝廷上下對青海出兵動武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