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六年,一月十日。
恰如李太后所說,明朝宮廷的新年果然是大宴小宴不斷。
朱翊鈞雖然身體不好,但吃飯究竟是坐著的,因而竟也為此忙得脫不開身。
其中雖則朱翊镠進宮了幾次,但也只是按例參席,遠遠地跟著眾人向朱翊鈞敬了幾次酒。
好容易到了正月初十,新年的朝宴宮宴都告一段落,朱翊鈞這才悄悄地讓李太后把潞王召進宮。
朱翊镠今日穿著一件灑線繡經皮面戲珠龍葫蘆景補子蟒服,下巴圓潤潤的,仿佛他過年吃的肉菜都補到他身上去了。
他甫一出現,并不用說話,憑他敦實的形象,就能將一整個慈寧宮忽然變得喜氣洋洋。
朱翊鈞覺得歷史上李太后偏愛潞王是有原因的,朱翊镠從外表到內心都像極了年畫娃娃,這種由內而外的單純和憨厚是很討李太后這種中國女性長輩喜歡的。
朱翊镠一進屋就跪下來向太后和皇帝拜年,這種叩頭拜年的習俗在明代就已經盛行于京城朝野。
但朱翊镠這一拜一叩,卻顯得格外真摯而熱忱,仿佛這習俗是專為他成例的一般。
李太后一見他這般就樂得合不攏嘴,
“快起來,快起來,都是一家人,不用這般多禮?!?
朱翊鈞也跟著叫起,
“是啊,四弟,先坐罷?!?
朱翊镠扶著腰帶起了身,在李太后身邊坐了下來。
李太后立刻讓宮女上了茶,又忙著問朱翊镠可想吃甚么點心。
朱翊镠笑瞇瞇地道,
“這幾天光皇上賜的就夠我吃的了,來老娘娘這兒,就不貪嘴了?!?
李太后道,
“下了雪本該吃‘燴三事’的,先帝從前就愛吃這個?!?
“燴三事”其實就是指大鍋燴。
明穆宗在年節所吃的大鍋燴,是將炙蛤蜊、炒鮮蝦、田雞腿、筍雞脯、海參、鰒魚、鯊魚筋、肥雞、豬蹄筋共燴一鍋,雪天進食,其樂無窮。
朱翊镠笑道,
“我在府里自己吃過了,就不勞煩皇上和老娘娘再讓光祿寺開火了。”
朱翊鈞笑了笑,知道朱翊镠這是沒辦好差事,所以先做出一番心虛的模樣,于是道,
“那就上個百事大吉盒兒罷,年節里總得吃個零嘴甚么的。”
明宮正月所食的“百事大吉盒兒”,就是柿餅、干荔枝、圓眼、栗子、熟棗一干的水果零食,每種精挑細選一些,分類裝在一整個食盒里。
皇帝親自開了口,朱翊镠便不好再拒絕。
很快就又有一個宮女捧了百事大吉盒兒上來,輕輕地擱到李太后和朱翊镠中間的小幾上。
許是那宮女相貌秀麗,她放下食盒轉身離去的時候,朱翊镠還著意盯著她的背影多看了兩眼。
李太后像是沒看見朱翊镠的眼神走向,只是親自褪下護甲套,開始替朱翊镠剝栗子,
“有甚么話就盡管回罷?!?
李太后邊剝栗子邊道,
“這事情好賴,皇上早聽那些跟著你去的錦衣衛說過一遍了,你也不必瞞著了,有甚么難處,照實說就是?!?
說罷,便往朱翊镠口中塞了一個剛剛親自剝好的栗子。
朱翊鈞哪里會看不懂這出“母子情深”,聞言只是笑道,
“朕讓四弟辦差,是想名正言順地多給他賜些封地,又不是刻意為難他?!?
朱翊镠嚼了兩下栗子,直嚼得滿口香甜,
“景王叔叔的湖廣那四萬頃地,臣實在是無力受之,皇上還是賜給別人罷?!?
朱翊鈞笑了一下,道,
“咱們天家的錢、天家的地,四弟卻非要讓給外人,可真是教朕寒心?!?
萬歷皇帝終究是太祖高皇帝子孫,形貌再如何孱弱,總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