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
“就算僅論海商,那也有商主、船主、散商之分。”
“據臣所聞,商主與船主一般是當地的勢家大族,他們不僅有資金建造海船,購買大量貨物,而且還有能力打點官府。”
“商主不一定親自出海貿易,而是將資金或貨物交給他人,由他人代為出海貿易,這一點和晉商的‘東家’很是相像。”
“有些商主也自己建造船只,將船租賃給商販或雇傭水手出海貿易,不過由于海貿有風險,他們怕人財兩空,所以一般會去雇船主。”
“船主就是指自己擁有船只的那些人,他們會親自出海,或是自負盈虧,或是受雇于商主,這都不一定。”
“臣記得嘉靖年間那個被俞大猷擊敗的海盜林道乾就是船主,簡直是無法無天。”
林道乾是晚明時期,廣東潮州著名的海盜首領,嘉靖四十五年時被俞大猷所敗,后來索性自行出海去了泰國,在那里裂土封王,成了勃泥國王的駙馬。
并在泰國南部的海澳中建了“道乾港”,還要求暹羅國王不要理睬明廷搜捕他的命令,否則就聯同勃泥國進攻暹羅,因而使得暹羅國王對他言聽計從。
林道乾在勃泥國的逍遙一直持續到了萬歷八年。
萬歷八年時,兩廣總督劉堯誨設法聯合居澳葡人再剿林道乾。
由于林道乾在東南亞的發展直接對葡萄牙人的貿易利益起了沖突,所以葡萄牙人表現得十分積極,不但要求主動要求出擊,而且還自己裝備了武器。
暹羅國王聞聽消息后,也派遣使者向明廷告密。
不想林道乾縱橫萬里海疆,才智過人,很快就得知了暹羅國王的背信之舉,他立刻發兵進攻暹羅,打敗了包括葡萄牙人在內的各國敵人,掠走了暹羅國的大批船艦揚長而去。
雖然林道乾早年留在廣東潮州的部眾被明軍打敗了,不過本人的結局十分不錯,明廷始終奈何不了他。
他最后在勃泥國自行稱王,也算是晚明時期海外華僑的杰出領袖之一。
朱翊鈞想起林道乾,不禁就有些痛惜這么好的人才無端就變成了泰國人,
“噯,林道乾此人,不提也罷,四弟再說說散商罷。”
朱翊镠繼續道,
“散商就是一般百姓,他們一般是采取合伙或者依附勢家大族的方式下海貿易,以分攤成本,抵御風險。”
“有的散商是搭乘船主的船只,船主向其抽取一定的銀子,散商各自販賣各自的物品,有的散商是合伙建造船只下海貿易。”
“除了商主、船主、散商外,每條出海船只上還有數量不等的船工,這些人各有所長,基本上都是靠出海吃飯的,老家也沒甚么田了。”
“就算皇上讓他們回去種田,那也比不了出海,搞不好就會鬧起來。”
朱翊鈞想了想,道,
“你說得這些,還只是和行船有關的百姓罷?”
“倘或海商要拿中國制造的貨物出海去賣,那這些貨物也得有人制造、有人運送、有人經銷罷?”
朱翊镠笑道,
“皇上圣明,據臣所見,這一筆運送海外的貨物從生產到裝船,其中環節項項有利可圖,以此為生的百姓更是數不勝數。”
朱翊鈞淡笑道,
“哦?不知這些環節其中,又有哪些關竅呢?”